杜姓男孩起名100分,杜起名字男100分?

来源:中工网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国)保护“传统村落”就是保护传统文化,新春走基层,记者驱车近200公里,来到位于重庆市武隆区火炉镇鲁家岩村的杜家坪古村落,犹如走进了一座“世外桃园”。

已列入重庆市第二批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杜家坪,位于凤凰山脚下,遵循“保护优先、民生为本,合理利用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原则,正通过市级专项、区县专项和农户自筹资金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老建筑抢救性保护。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里紧紧依靠传统古村落保存的精美建筑技术、别具风格的院落文化、原住民的生产生活、古朴的乡风民俗、特色的美食文化、多元的产业文化,着力在创造性上进行转化,在开拓创新中实现发展,全力推进振兴山村的文旅融合。

杜姓男孩起名100分,杜起名字男100分?

杜家坪谢宅

杜家坪的由来

杜家坪所在的鲁家岩村,位于武隆区东北部,距县城30公里,镇政府驻地火炉铺,东与沧沟乡、彭水县相连,南与江口镇、芙蓉街道相接,西与仙女镇相邻,北与土地乡、桐梓镇相通。距离仙女山机场不过30分钟车程,从G65黄草出口就20分钟,离153县道仅2公里左右。

在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中,民俗文化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信息,是寻根问祖的文化源头。村志、家谱、家训等珍贵的文献资料记录了杜家坪悠久的历史,以及世世代代生长在杜家坪的家族们。为杜家坪后人及专家学者未来考据历史、研究历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村民们告诉记者,大约500至800年前,在后来的杜家坪谢家竹林中有一棵巨大的桂花树,这棵桂花树到00年代尚在,差不多两个成年人才能合围住这么大的树径,但奇怪的是,这个桂花树呈弯月型繁茂的生长着。传说古代在这棵桂花树的中间长了一棵杜仲树,越长越长后来桂花树就包住了这棵杜仲树,不知何时出于何种原因,前人们砍掉了杜仲树,就形成了桂花树中间是空的这一现象。但杜家坪的名字是否是从这个典故出来的,至今没有定论。还有一种说法:杜家坪的来历是古时南蛮古国派了一位杜姓的官员来杜家坪选址建皇城,由于云南贵州等地争抢,皇城没选中,当地人民为纪念这位官员就将此地更名为杜家坪。

独具特色的古建筑

记者看到,在这个传统村落上,矗立着大大小小的几十座古建筑。建筑主体为正屋,正屋置于夯土平整的石砌基础上,多为四榀三间穿斗式木构架结构体系,单侧或双侧带有作厨房、牲畜圈用的偏厦。正屋进深多为九柱、偶有十一柱的大进深,正屋多一楼一底(或一楼为主带阁楼。正屋以底层为起居空间,二层或设有阁楼或用作卧室,或做仓储,大多设有一圈带有吊瓜的游廊,游廊宽敞,是立面构成的重要要素,栏杆、栏板、吊瓜、檐口等都雕刻精美。

位于杜家坪核心区的谢宅,原为三座围合式的东南朝向典型四合院落,东南向为朝门,正大门,解放前主动分田地拆楼,拆掉了西南侧的三间建筑,解放后由于家庭人员锐减,又拆除了西北面的五间正房,传到近三代,仅存东北面的四间,为一楼一底的院落式木构民居,前院为开敞的土泥地面。现有建筑坐东北朝西南,底部为夯土平整的泥巴地面,其上由九柱穿斗木屋架支撑起四坡灰色青瓦屋面。

郑宅位于杜家坪小地名庙背后,为一座单排式式木构民居,前院为开敞的土泥地面。建筑坐北朝南,底部为夯土平整的石砌基础,其上由九柱穿斗木屋架支撑起四坡灰色青瓦屋面。

走进这些传统民居,正屋室内都有一间堂屋(又叫中堂屋),堂屋正面设有香盒(也叫神龛),供有祖宗排位,专用来祭神、祭祖宗、举办重要议事或会客待人之用,不能住人,也少有放物。每户人家的厨房有的设在堂屋两侧,有的设在依附正房而建的“后道屋” 里。配套设施是厕所,一般的家庭男女老少混用,讲究的人家分为男厕和女厕。农村家庭建有猪(牛、羊)圈舍,在猪圈里隔出一个地方作厕所。另外还建有堆放柴草的杂屋。

杜家坪古村居家庭成员一般不超过三代,子女婚嫁后,立即分开居住,是谓“子大娶妇,栏而居”,母则多与幼子居住在一起。因而,传统建筑体型较小,便于机动灵活的布置在地形复杂的山地地区。以小家庭农耕文化为背景,生活、生产、娱乐大多都可以在自家院落里完成。因而院落的组成要素清晰简洁明了,括建筑、院坝及周边绿化三部分。

这里的建筑采用落地式平屋展开,室内以堂屋为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中心,部分房屋保留有火塘空间的精神主导功能,退堂空间因院落存在的可能性而逐渐减少。

杜姓男孩起名100分,杜起名字男100分?

安家塘古洞

自然与人文景观特色鲜明

杜家坪后面山上叫凤凰山,凤凰山到杜家坪一条山脉向下,到会家营结束,碗水坝会家营关庙龙坝新田沟等生出很多圆圆的小山头,直径约200米宽,高约80米,非常均匀,形似鸟蛋,有人说这是凤凰生的凤凰蛋。

年长村民告诉记者,杜家坪缺水,但杜家坪从来没有过洪灾,排水系统天然形成,从山上下来的水流到杜家坪后,杜家坪南角有一个直径五米的坑,专门就是遇大水时泄洪的,这个坑连着水井堡谢家柴山,谢家柴山里有两个大坑,从来没人下去过,相隔100来米,故名连二坑。

杜家坪所属鲁家村村域内多深丘,以山地为主。地势东高西低,由于深度溶蚀形成的深切槽谷交错出现,构成鲁家村崇山峻岭,岗峦陡险,沟谷纵横。

“江山深处、胜境火炉”,在杜家坪古村居周边火炉境内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特色鲜明,可整合提炼为“火炉十景”。分别是“万峰林海”、“三潮圣水”、“梦冲塘”、“呐溪沟峡谷”、“仙女洞”、“十里荷塘”、“桃花山”、“火炉风情小镇”、“龙溪古渡”、大唐古驿道。

龙溪古渡生态十分良好,周围植被茂盛,对面悬崖上有一溶洞,洞内钟乳石形态各异,并时常有黑叶猴等珍贵动物出没。侧面有一石拱桥,建于道光年间,桥长20余米,宽5米,高40米以上,两侧有龙头和龙尾,下悬一把重约70公斤的铜剑(已被偷),此桥建成后已成为过住客商的主要通道。

现在的龙溪古渡已不再热闹,早已没了手摇过河的影子,遥远模糊的纤路,也在亮丽的山色间淡去,乌江银盘水电站蓄水后,呈现了“高峡出平湖”的美景。

安家塘古洞形成年代不详,至少好几百年了,从祖辈们的口中讲,他们出生时就有了,这是杜家坪众多洞穴中被发现的最大的最完整的一座,当年集体公社时代这里主要是储藏和游玩用,现如今随着年轻人在家务农的少及农作物已不是生活必须,这个洞已多年无人使用,但保存完好,里面面积大致有几千平方米。

杜家坪谢家柿子坨古城墙为古代谢家院子的防御设施,离正房子大约有500米,古时这是第一道安全设施,在谢家老宅至今还保留着第二道防御设施围墙,可见当时人们对安全的重视,设了两道围墙,再设立防御性的四合院,由高于地面两三米的围墙上再修建房子,这也是当年杜家坪大户人家建筑的基本风格。。

负责抢救性保护的(壹间房)负责人谢一华2月22日告诉记者,民俗文化建设应该突出民俗特色,既注重标准又不囿于标准,体现田园风光,突出传统特色,保留传统文化和民俗生活的精气神,保护传统村落就是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根、就是保护子孙后代对先人的记忆、就是对子孙后代最大的教育、用“祖传家园”的理念激发村落内在的凝聚力。

杜姓男孩起名100分,杜起名字男100分?

打春牛

村民们称,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国民俗文化,自西周时期便兴起的“打春牛”,至今年年举办。即立春前一天,大家都要沐浴着素服,步行至郊外,聚集乡民,设桌上供。供桌前做一个土牛,让扮做勾芒神的人举鞭抽打,这土牛便被称为“春牛”。意为打去春牛的懒惰,迎来一年的丰收。

当地负责人表示,杜家坪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独特的乡村产业。民俗文化创建,同样离不开产业兴旺为支撑。各村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用文化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品位,不断强化特色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责任编辑:卢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iumingzi.com/10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