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李嘉字头男宝宝起名,李嘉 男宝宝起名?

佛教东传之儒道佛三学大意(3)

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中)

老子既是道学创始人,更是中国思想界超级“玄化”大师。

姓李嘉字头男宝宝起名,李嘉 男宝宝起名?

孔子年轻时曾向他请教周礼,过后数天失语。弟子讶问原由,孔子没头没脑冒一句:他似神龙见首不见尾啊!

由于老子标榜清静无为,对俗世那点事不怎么上心,是不折不扣的躺平党鼻祖,生前死后并无显名,到司马迁为他作传,仅隔数百年时间,有关他的身世文章,已然成谜,说不清道不明了。

按照《史记》和其它文献提供的线索,我们约略知道公元前571年前后,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李姓人家,生下一个大耳朵男孩,家人为其取名李耳

盖因乡俗喜欢以“老”爱称男孩子(比如在下故乡,至今习惯在男孩儿名前加“老”称呼),小名唤作老聃。聃也是大耳朵的意思。

老聃学有大成,知识渊博,时人尊称以“子”,于是有了“老子”这个流芳千古的名号。后世男人显摆时多以“老子”名号自吹,老子遂成流言或骂语,实在有辱大德。

汉末道教尊老子为教主,说老子化流星入其母怀,一孕八十年,生下来须发皆白,故名老子。落地时还指天矢地,说什么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实有山寨佛教关于释尊降生场景之嫌,不足道哉。

老子大约自年轻时起出任东周(前770-前221)王朝守藏室史(又称柱下史),掌管史册典籍,类似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长。

中年时期,曾受王朝贵族迫害,一度罢官,后来召回复职。

五十多岁时,东周王室内乱,周景王子姬朝(王子朝)争国五年,于前516年败于敬王后携周室典籍奔楚,老子大概无藏可守或者负失职之责,丢了馆长饭碗。

到了春秋(前770 -前476)末期,诸侯争霸加剧,王朝每况愈下,差不多日薄西山境地。老子心灰意冷,决计离开王畿,隐身西域

据说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函谷关尹喜(或称关尹)登城巡望,远方谷中隐约有紫气浮动。

尹喜虽然职任关长,却是一个饱学之士,尤善内学星宿。他观此异象,惊喜万端,大呼:紫气东来,必有圣人驾临!急令官吏洒扫庭除,列队恭候。

不久,果有老者倒骑青牛,飘然而至,其神清气逸,绝世无二。

不屑细说,尹关长弄清老子身份和西出原委后,利用关长职务之便,强将老子留下,请他著书,向其传授学问。

函关为西去必由之路,老子无可奈何,只得暂作勾留。还好,写书对博大精深的老子来说并非难事,也就十天半月功夫,洋洋洒洒数千言,上下篇,成了。

老子把那些简牍交给尹喜,换了通关文书,立马走人。从此人间蒸发,莫知所终。

姓李嘉字头男宝宝起名,李嘉 男宝宝起名?

正是这个缘故,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对谁是老子,老子是谁,似乎一头雾水。只好把他认可的老聘(李耳)与传闻的老莱子太史儋(dān)一并列于传中,且存疑道: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但不管老子是谁,老子的道德学问,那是一流的。他借孔子之口评价老子“其犹龙邪”之后,指出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然后不忘追赞一句: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留给尹关长的著述,本无书名章节。汉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有《道德经》之名。

姓李嘉字头男宝宝起名,李嘉 男宝宝起名?

今传世各种版本,基本与河本相差不多。但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考证为西汉初年版本,却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故学者认为战国以前的《老子》实为《德道经》,这样才符合老子淳德归道、全德复道的本意,比较接近古本意旨。

姓李嘉字头男宝宝起名,李嘉 男宝宝起名?

到了1993年,在湖北荆门郭店的楚墓,又出土了竹简《老子》,字数虽然只有二千余,却是目前看到的最原始、最古朴的版本。正是由于这一发现,专家从中拨开了困扰二千年余老子是谁的谜团。

通过简、帛、今本《老子》比对,专家给出的说法是:司马迁所记生活于春秋末季的老子(老聃)实有其人,他是简本《老子》的著作人确切无疑。

至于流传后世的五千言《老子》,很可能是战国(前475-前221)时人太史儋的增写本。

老子原本是位骨灰级隐士,不屑于以言传世,他无奈为关令尹所作上下篇——类似竹简的《老子》,或许从没公开发表,顶多小范围传抄而已。

作为后辈史官的太史儋,由于掌管国家典籍,有机会收集并看到竹简《老子》,可能一再诵读玩味,产生了表达新见的冲动,于是乎在老子原著的基础上,扩篇,改意,编排新章,一部以老子原著为基础又挟带不少战国信息的《老子》,就这样问世了。

由于古人重表达轻著作权,第一作者老子因了太史儋增写本《老子》日渐昭显而流芳百代,作为第二作者的太史儋却因自愿隐名而沉埋于千古疑云中,甚至因他在《老子》中显露的战国痕迹,几乎让真正的老子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

历史往往这样风趣,即使成了古纸,仍然不失搞笑的本色。幸亏郭店竹简《老子》现身,让那些质疑老子实有其人且自认确凿的学者,弄得灰头土脸。

姓李嘉字头男宝宝起名,李嘉 男宝宝起名?

世本《老子》五千言,核心不外道德二字。

老子就此掰扯一番,写成一部奇书,创立一门道学。

后人跟着掰扯,形成门派。学术相近,称做道家;日神弄鬼,演为道教。道家道教,大不相干,只不过都是以道为号罢了。

老子所谓的“道”,究竟是个什么东东呢?

如同老子其人的玄幻一样,老子之道更是玄之又玄。两千年注家莫衷一是,直到今时仍然新见层出,眼花缭乱。

不过多数论者以为,《道经》中的“道”,应解作宇宙本原,世界本体,万事万物的老根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老子》二十五章)

老子认为,道是一个混合而成的东西,生于宇宙之先,独立天地之外,不断循环运行,遍及万事万物,是生成世界万有之母。

但这个道,一方面无状无象,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具有超越时空无限永恒的特性。

另一方面,这个道又是天地根,万物宗,其中有物,其中有象,其中有精,其中有信,融含于世界万有之中。

因此,这个常人看不见、摸不着的道,其实是无与有的统一体,具有有和无双重品格。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一章)

也就是说,道是无法述说的,如果能说出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表述得出来的名,也不是永恒的名。

如果从宇宙起源讲起,开天辟地之前道处于混一状态,由于无声无象,超经验而不可感知,因此名之为无。

此无只是有隐无形而非绝对虚无,它包含并产生一切存在,即有;万物既成,各有其形,其声,其名,它们共同的来路也就是有了。

通过观察无的妙处和有的变化,就会体认到无与有同源而不同名的玄妙。那么无穷无尽的玄妙,正是打开道无穷奥秘的锁钥。

老子通过观照有无的功用,给出了万物起源的顺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逆序则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

老子对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总规律,总结为一个反字,即:反者道之动。(《老子》四十章)

反有相反与返回二重义,前者指事物总是朝着相反的方向运动和发展,比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二章)例证一切现象都在相反对立状态下,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存在着。

同时事物的运动发展最终还要回到原来起始的状态,好比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二十五章)意即道大无边,万物所由生,各自不停运动,离道渐远,远到极至,复回原点,一逝一反,完成了一个周行。

老子道学的归结点,差不多在于返本复初上面,这个本初其实就是自然、无为。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三十七章)

老子认为道的本性自然,道生万物并不是有目的性的作为,然而万物自然而然生了,所以说道是无为而无不为

虚静,朴拙、寡欲等等,都是自然无为的内涵。因此,老子抓住道及其所出万物循环往复的特性,指出了返朴归真、复回自然的路径。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十六章)。

万物纷纭,各回本根,归根就是回到虚静,虚静则是孕育新命的本原。

回归本原是永恒的规律,认识永恒的规律就叫作明。

令人惊异的是,在喜马拉雅山的另边,佛陀则把解脱生死、永离苦海的根本起点,所见略同的归结为去除“无明”。

上述道论从哲学角度言之,是所谓的形而上之道。

老子通过道及有、无,体认道本体,把握运化总规律,其主要目的或说献言政治,为君人南面之术;或说抒发民本理想,为人生提供终极关怀;不一而足。

但老子要把道贯彻到社会政治和人生的层面却是不言而喻的。

形上之道通过有落实到世界人生的层面,老子给它换一个名称:德。混一的道,内化于万事万物中,成为事物之属性,便是德。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五十一章)。

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导引万物而不加以主宰,就是最深厚的德。

老子认为人类应依循之德,包括了致虚守静、自然无为、不争居下、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等等,正是合道的根本。

老子道论的实质,在于辨析道与德的关系,为社会人生指出正确的路向。

世间之事如果合道,则会达到至境;天下之人如果得道,就能成为圣贤。

道是可以通过修行得来的,德是修道的前提与基础,也是求道的方法与途径。

老子把得道与有德相统一,把德视为道的外在表现,能不能得道,端看有德无德。

道看不见摸不着,德却实实在在,存在于每个人、每件事和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之中。

《德经》的内容往往被人解读为处世之术、齐家之方、治国之策,说老子本意给人一套修道的方法,大概差不多。

一个人如果没有德作基础,小者修身齐家,大者治国安邦,都可能很失败。

在中国文化语境里,无道,那是天下共讨之的大字报;缺德,那是断子绝孙的同义语。

道是体,德是用;道是世界观,德是方法论;道是规律,德是过程;道是目的,德是手段;如欲求道,必先修德。

无德不养道,无道不怀德;德无道不得,道无德不显。

一部《道德经》,关乎世道人心,大体如此。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iumingzi.com/11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