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免费起名测名网?瓷都免费起名测名网手机版?

瓷都免费起名测名网?瓷都免费起名测名网手机版?

1951年,他出生于印尼,幼时被父亲带回祖国。1986年,他为了生意又到印尼。1991年,他回到祖国发展,并投身慈善。2006年,他来到沈阳法库,为东北发展当“红娘”。

他就是林枝春,开宝庆福集团董事长。多年来,在生意上,林枝春捷足先登,创造了多个“第一”。在慈善事业中,他热心公益事务,积极回报社会。在以侨引侨工作中,身为印尼归侨的林枝春努力发挥侨商的优势,招商引资,建设家乡,表现出深深的爱乡报国的情结。

首归创业见成效

1951年,林枝春出生于印尼,当时家中亲属都在印尼工作,而他还不懂事的时候就随着父亲回到了祖国。

20世纪50年代,中国刚刚解放,当时的农村穷得不成样子。但就是这种情况下,父亲还是决然地回到这片土地上,回到了林家的老家——福建省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他成了村里的一位干部,但家境却一直贫穷。“父亲是一个正直、倔强的人,他不善言辞,但他以行动告诉我,无论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我的家永远在中国,哪怕这个家有点穷。”回忆起父亲,林枝春这样说。应该说他从孩童时期到上小学、中学都生活在艰难的家境中。还记得小学毕业那年,学校拍毕业照,要交两角五分钱,但他家拿不出这些钱,是他的叔叔给了他四角钱,才让他为自己的学习生涯留下一张照片。

1969年,19岁的林枝春成为了海口镇牛宅村种植与农业机械组的一名普通工人。在他的带领下,集体企业创造了当时来看非常可观的收益,他的工资也因此每月高达100多元,100元在当时的中国可不是个小数目,那几乎和当时的县委书记每月工资一样。可是1979年,28岁的林枝春已经结婚,并生有两个孩子,同时,作为家中老大的他,还要肩负父母及5个弟妹的生活负担。于是哪怕当时的工资已经很高了,可他还是觉得入不敷出,这时他一咬牙一跺脚做出了一个在当时可谓是天大的决定——“下海”经商。其实林枝春做出“下海”经商这个决定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对林枝春一生的影响都非常大,这个人就是当时的印尼首富、印尼三林集团董事长——林绍良

林绍良就是从牛宅村走出去的,他白手起家的经历至今仍让牛宅村的村民啧啧称赞、引以为傲。为了带着村民致富,当时的林绍良经常带着生产技术和设备回到牛宅村,教村民如何发家致富。“要走出去!”每次看见林绍良在村领导的簇拥下回到村里的时候,林枝春都暗下决心也要成为一名像林绍良一样成功的商人。“我总想,同样是一个村子的,为什么林绍良能够白手起家?我要是‘下海’,相信也能行!”这话听起来像一时冲动,可是这“冲动”的背后却有着林枝春的深思熟虑以及拼搏的决心。

于是,他因此成为了福建省下海经商的集体企业“第一人”。但“下海”之路走起来却没有想象中的容易,最先反对的就是他的父亲。在林枝春的印象里,父亲非常严厉,平时话很少,但是当林枝春跟他说想辞职“下海”时,却得到了父亲的坚决反对。“你已经赚着这么高的工资了,为什么还不满足?”,“我一定要走出去,我已经工作10年了,领了10年高额工资,如果我出去还一事无成,那我就是个笨蛋。”无论父亲怎样的反对,林枝春依然毅然决然地走了出去。

林枝春靠着在集体企业学到的管理知识,自己做起了养殖业。他先是买了300只小鸡养殖,但由于养殖技术不到位,结果陆陆续续有鸡不明原因的死掉,到120天出栏时只剩100多只。这对于刚刚走出去的他其实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为了知道损失的缘由,林枝春四处找人请教,慢慢地就掌握了更多养殖技术。随后,他又买了500只鸡,100天后出栏了490只。

一年的时间,林枝春总共养了6批鸡,每只鸡大概能赚4元钱,所以一年算下来,他整整赚了一万多元。这么简单就成为“万元户”。这也是他事业上的“第一桶金”。当林枝春把一万元交到父亲手中的时候,父亲觉得真是难以置信。

1979年“下海”,1980年,林枝春就成为了“万元户”,福建日报头版头条作报道。1986年,林枝春就在养殖和饲料经营上赚了几百万。在“下海”这件事上,林枝春捷足先登,颇有斩获。

再归登上成功榜

1986年,林枝春又到印尼雅加达,开始从事养殖与刺绣生意。当初父亲带着他回国后,他的舅舅等亲人仍然在印尼做生意,由于语言不通等原因让他在印尼的生意做得并不是那么开心,虽然生意上没少赚钱,但是依附别人的感受让他很不舒服,他无时无刻不在惦念着回到祖国。1990年,国内生意产生了波动,1991年他却回来了。“我觉得我有责任回来,这个时候回国投资是我应该,也是必须做的。”

林枝春回国的第一个项目是与福建省政府合作,在深圳建设福建大厦,在近亿元的投资下,两栋26层高的公寓式写字楼——福建大厦拔地而起。其中,林枝春盖了34层,并将价值6千万元的10层楼赠送给福建省政府驻深圳办事处,剩下的24层才由他自己销售。他投资福建大厦的初衷,是希望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打开一扇面向海外招商引资的窗口。

如今,福建大厦依然屹立在深圳的土地上,福建省各市办事处都驻扎在福建大厦,每一个福建人来到深圳,只要见到福建大厦就好像回到了家乡,而每一个外来投资者想在深圳与福建省政府联系,也都可以直接来福建大厦。

随后,林枝春在香港注册成立开宝投资有限公司并担任总裁,很快将自己在印尼的产业全部转回祖国,幸运的是,就是这样的举动,竟让他奇迹般地躲过了1995年的国际金融风暴。

从福建大厦的成功开始,1991年到2005年,林枝春的经商头脑让他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创造了商业的奇迹。自深圳福建大厦建立后,他又在天津投资一亿元建立了福建大厦。2003年,他与香港和记黄埔合作在深圳建立了高档住宅,并为大陆引进资金20亿。2004年,他在长春竞拍到占地128万平方米的净月潭高档别墅项目,成为“东北第一拍”,又引进资金25亿。15年的时间,林枝春在深圳、福州、杭州、天津、长春 、武汉等地房地产业大展拳脚、纵横驰骋,并同林绍良和李嘉诚两大财团紧密合作,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资产累计到了数十亿元。

看着银行里的数字一点一点涨高,林枝春却开始担忧:难道辛苦几十年我只剩下一个数字存在银行里吗?于是,他决定再一次转变经商方向,将生意投入了新的领域,在黑龙江鸡西投资10亿元建设中国密山至俄罗斯图里罗格国际铁路、中俄保税仓储开发区。

北迁走上同富路

2005年,已经55岁的林枝春开始考虑是否要退出生意舞台,拼了几十年的他想着要歇一歇。但就在这年十月,林枝春在外地偶遇沈阳市的领导,他们当即邀请林枝春来沈阳干一番事业。

瓷都免费起名测名网?瓷都免费起名测名网手机版?

2006年5月18日,林枝春清楚记得,正是那一天,他带着妻子搬到了法库县。经过考察,他很快在法库县投资15亿元,建起了东北亚最大陶瓷批发市场“大东北陶瓷城”,“大东北陶瓷城”集批发、零售、仓储、配送、博览、展示、会议、电子商务等配套服务于一身,是东北亚地区最大的专业陶瓷市场。曾经银行里面的数字,变成了现在的土地、工厂、商铺。到目前,陶瓷城已经招商引资40多亿元,入住厂家200多个,安排就业1000多人。

浩松陶瓷隶属开宝庆福集团,建立于“东北瓷都”法库县经济开发区,占地360亩,浩松陶瓷已建生产线6条,年产值数亿元,安排就业2000多人,成为辽宁省知名企业、纳税大户。这是一家大型专业生产各种规格型号建筑陶瓷的现代化企业。浩松用陶瓷装扮生活,营造温馨的家,雕饰都市亮丽风景,创造和谐环境,追求美好生活未来。

之所以起名“浩松”,是因为林枝春希望以“松”作为企业的信仰图腾。“苍翠常青”,林枝春希望以浩松博大的胸怀,以“中华第一松”的旷世奇灵,续写陶瓷传奇。

回报源于赤子心

林枝春投资法库,一方面是源于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是源于他对法库的感情。

为全身心投资法库项目建设,林枝春举家北迁落户法库。很多人都不理解,都问他一个亿万富翁为什么会愿意搬到这么穷的地方。“法库这个地方很穷,看见法库,我就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有人投资是为了盈利,但是我总觉得我就是想做点事情。”林枝春这样说。

谈起为什么会来法库投资,林枝春讲了一个故事。2005年,林枝春在法库捐了15万元,当时共有5名考上大学的拔尖生与5名贫困生、100名高一的贫困学生得到了“沈阳(法库)金宝慈善总会”的捐助。在他看来,这15万元很小,甚至不值得一提。当时法库县提出想为这次捐款做一个仪式,林枝春没有同意。“我想,15万元做什么仪式,没必要搞仪式。”

过了一段时间,林枝春同和记黄埔在长春办事,早上8点多,当时已经到法库投资的弟弟给他打个电话,说这边有事,让林枝春来一趟法库。中午11点,他到了法库,结果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你能想象4个小时他们做了什么吗?我没想到我只是捐了15万就得到了这么高的待遇,办事这么雷厉风行,当时场景令我感动得眼泪差点掉下来。”

当日,法库书记、县长、人大、政协等各方面的领导以及几百名小学生都聚集在学校内,大家见到林枝春就予以最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并把他请到了会场最中间的位置。法库县这份真诚深深地感染了林枝春,他在捐赠仪式上说:“感谢法库县44万人民,感谢法库县2360多平方公里土地,给了我这个机会和平台。”

林枝春望着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即兴讲了很长一段话。他说,“自己以前家里也很穷,穷得连2毛多的照相钱都拿不出来;不要害怕贫穷,贫穷是一种财富,如果当初没有贫困,自己也就没有今天;今天的我,就是明天的你们。”

林枝春的每一句话都发自肺腑,“我不是一个会说话的人,我连一篇文章都写不出来,但是那天的讲话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小孩子都在流眼泪,而我自己的泪水也在眼圈里一直打转。从此,我与法库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瓷都免费起名测名网?瓷都免费起名测名网手机版?

因为感动,林枝春成立了“沈阳(法库)金宝慈善总会”,“金宝”是从父亲和母亲名字中各取一字命名的,这表明了他感恩父母、回报社会的感恩之心。

林枝春是一个热心的慈善家和社会公益活动家。从他下海经商赚得第一桶金时,就开始从事慈善事业,回国后,更是加大了对慈善事业的投入,并且作为一项长期的事业来做。2002年,林枝春在深圳捐资建了一所养老院,之后又捐资100万元用于母校“金宝楼”建设。

多年来,林枝春在法库、福清、鸡西、密山等地每年资助考进高校尖子生、贫困生、高中生,年均捐款数百万元,受助学生已在3千名以上;在福清市与林绍良牵手共同资助兴办“牛宅老人福利基金会”,牵头捐款200万元;在福州市办有福利厂安排残疾人就业。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大地震,牵动着每个人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震后开宝庆福集团及员工共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数十万元。

林枝春做慈善也有他自己的原则,主要是在三个方面进行资助:一是捐资助学;二是老人院等福利事业;三是自然灾害捐款。

发展只为祖国强

六年光阴荏苒,林枝春用他的真心实意和努力拼搏取得了事业上的发展。目前法库县的陶瓷行业已经是辽宁省的一个品牌。林枝春为辽宁所做的一切,辽宁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选举人大代表的投票会议上,500张选票林枝春得到了400多票。他成为了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唯一的归侨委员,还被评为辽宁省十大杰出侨商。

“我只是在法库做了我该做的事,政府就这样关注我,关注法库陶瓷的发展,我真的很高兴。”林枝春感慨地说。

如今,林枝春把法库陶瓷的发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他加大了在法库投资,把法库拥有原材料、劳动力的区域优势,变成了产业优势。由于法库陶瓷当前档次不高,他又把佛山、福建、山东那边好的瓷砖产业带到法库发展,使法库陶瓷质量提高,打出品牌。法库陶瓷现已成为新沈阳十大名牌之一,并跻身于全国五大瓷都之列。

今年7月,林枝春在参加“哈洽会”期间,到鸡西、密山等地进行了考察,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在规划中的密图铁路沿线投资建设了东北亚建材城。通过他穿针引线,加强了沈阳市与鸡西市、密山市进一步联系和沟通,为沈阳建材打开了一个对俄经贸往来的出口。

“这是沈阳建材对外的一扇窗口,沈阳建材从此走了出去。这样,沈阳建材的区域优势同产业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同时也带动了沈阳的就业。水就活了。”林枝春说,“我虽然是经商的,但我同样是辽宁省人大代表,所以我一边经商营商,一边参政议政。也就是一个担子两头挑缺一不可,无论那边短缺,我都觉得自己是不负责任。”

林枝春做生意时,不会过多强调自己的利益得失,他更在乎“共赢”。为此,他交下了很多朋友,在业内也有很高的威望。他被推选为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福建商会名誉会长。

林枝春说,他将充当“红娘”的角色,帮助福建商人在辽宁省投资兴业,为辽宁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此外,新疆有一个30亿美元的建材项目正在运营,而瓷砖生意占了其中的三分之一,林枝春进行“牵线”,让辽宁省的建材产品通过这个市场出口东欧中亚,为将法库打造成千亿产业集群立下汗马功劳。

熟悉林枝春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他的每一笔投入,不仅仅只为了赚钱,还非常注重社会效益。他还尤其注重减少污染美化环境的项目。为此,他与北大、清华等四所大学合作成立了“深圳市京华地科环保有限公司”,以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益的投资结果,开发出人工快渗污水处理技术,并于2004年获得国家环保局新技术推广奖。

如今的林枝春只要有时间,就愿意到大学校园里去给自己“充电”,“因为以前我读书很少,所以现在也算弥补,多给自己‘充充电’。每次听课的时候,老师在前面讲的课程,我就像用‘试金石’一样,把自己做过的事再回忆一遍,看看到底是对还是错。”林枝春说,每次上课,从来不带任何人,他享受这样独处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总能想清楚些平时想不清楚的问题。”经过刻苦努力他顺利拿到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还被评为高级经济师,完成了少年时的梦想。

“心系天下、有容乃大。根系华夏、矢志高远。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造福桑梓、回报社会。”这32个字是林枝春的企业文化,也是他做人、做事的信念。

从穷得没钱读书到白手起家,从福建第一个“下海”经商到身价数十亿元,捷足先登、发挥产业与区域优势互补共赢,这是林枝春的生意经。

从回国投资到法库陶瓷,从“金宝”慈善总会到为辽宁建材牵线,心系祖国、投身慈善,则是林枝春作为一名归侨的做人经。

“什么是爱?有人说爱情、感情是爱,但我觉得真正的爱很简单,负责任就是爱。什么是成功人士?我觉得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只要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就是成功人士。”林枝春说。


来源:辽宁省侨联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iumingzi.com/28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