榽字取名的寓意?榽字取名的寓意女孩?

沔阳别姓新老宗谱中的几处重大错误校正

别道林

沔阳别姓老宗谱与新宗谱中,有多处表述不准确,造成歧义。现予校正。

下图为嘉靖二十七年别氏宗谱中标记为“兴宗序”的影印件:

榽字取名的寓意?榽字取名的寓意女孩?

将上图中的文字录入并断句加标点如下:

别氏水源京兆堂邠州木本沙陀村(总序)

原籍河南邠州①木本沙陀村大树独桑里人氏。始至汉王②,而历祖以太世三子分派流芳。至宋立在位,太世二子相继而亡,只存三子名别以。别为本祖。有四句遗言:上有吞天之口,下有猛将之力,身带宝剑二口,一别千里同宗。宋至楚郢陆州,遗下祖公讳之结,次祖公讳之纪。职居吏部都御史。有孙别儿不花,焕烨青史。观光宋元两朝留一联云:宋朝史部尚书府,元国邠州始汉家。复蒙元恩浩荡,锡升一品之爵,加勅左相。信主上之伴侣,为当朝之元勋。因陈寇逯叛三楚,元末而废左相。不花安然自适,解颐瞑目而逝。相生三子③:长曰妙音,次曰妙元,季曰妙祖。移徙洪都龙虎山作渔翁把钓以避元羞。幸明皇真命出现,陈寇剿灭,士宦有拔迁加封之乐,人民有安居乐业之快。伯祖妙音转归河南原籍,次祖妙元复迁江佑,我祖妙祖公转念不花之故土,复返陆州之竟陵④,领受军徭马所之田合计六顷,四至明白:东至蒲湖,西至杜官儿,南至南黄村沔界,北至姑婆埫 ……

明皇嘉靖二十七年(公历1548年)冬月吉日兴宗序⑤

上述《兴宗序》,因原文无标无点,造成了后人多处理解错误:

一、原籍河南邠(bīn)州木本沙陀村大树独桑里人氏

这句话误导了不少的沔阳别姓到河南去寻根。因为他们以为河南就是现在的河南省,不知道古邠州(亦名豳州,现在叫彬州市)位于陕西省的渭河之南,渭河系黄河支流,古代亦称河南。现彬州与旬邑、正宁、宁县等地都是被《诗经》所反复吟唱过的古豳州之地。

榽字取名的寓意?榽字取名的寓意女孩?

二、“始至汉王”一句,造成了很多人的误解。

有人认为别姓始于汉王刘邦,自刘邦时的刘姓起源。这里面的问题就出在这个“至”字被曲解为“自”了。“始汉王”的意思是:从开始到汉王朝的时候。如果错误地理解为:“始汉王”,一那字之差,就成了“别姓自汉王开始”——大错特错了!

三、解“相生三子”一句的严重错误

榽字取名的寓意?榽字取名的寓意女孩?

1993年《别氏宗谱》中写了这么一段话:“旧谱载:别二不花与夫人鲁氏殉节后,二弟别相生三子:妙音、妙元、妙祖……”这位作者由于对古文的代词不理解,在这里闹了一个大笑话:“二弟别相生三子”。此文作者不知道:这里的“相”是代指“左相”,原文“相生三子”,意为:"左相别不花生了三个儿子"。不能自解不通了就杜撰出一个“二弟别相”来。

四、始祖迁居地址没有根据

榽字取名的寓意?榽字取名的寓意女孩?

上图:1993年谱载:“始迁祖妙祖公,由河南莘野迁居古竟陵之流泗河,子孙繁昌,分居面广……”这句话的表述与始祖妙祖公到沔阳繁衍的史实相去甚远。

兴宗序曰:“妙祖公自江西复返陆州之竟陵(沔阳毛嘴珠玑),领受军徭马所之田合计六顷”

榽字取名的寓意?榽字取名的寓意女孩?

故1993年沔阳别氏宗谱中所载:“始迁祖妙祖公,由河南莘野迁居古竟陵之流泗河”之说,完全没有根据。

莘野位于陕西省合阳县即黄河以西,并非河南亦非河南省。是否先祖从豳州东迁至此之后,再东迁至湖北郢州?待考。

榽字取名的寓意?榽字取名的寓意女孩?

五、老谱落款问题

老谱落款为嘉靖二十七年。这样,时间就对不上了:“妙祖公自江西复返陆州之竟陵(毛嘴珠玑),领受军徭马所之田合计六顷”的时间为明洪武二年(1369年) ,而《别氏宗谱》中的序明确为明皇嘉靖二十七年(公历1548年),这中间相隔179年,有八九代人之时差了。此落款就造成了解不透的歧义:兴宗是别姓始祖妙祖公的儿子,左相别不花的孙子,难道兴宗活了二百多岁?从明初活过了14个朝代,到嘉靖二十七年才为别姓宗谱写序?所以这个落款为“明皇嘉靖二十七年冬月吉日兴宗序”就大错特错了! 应该落款为“明皇嘉靖二十七年冬月吉日 第╳代孙 某某人敬录 兴宗序”。

六、六十四辈字中有一字前后重复

1993年版的《别氏宗谱》中列沔阳别氏64个字辈与老谱对照有一字不同:

榽字取名的寓意?榽字取名的寓意女孩?

1993年谱中第8字与第64字同为“志”,重复,不可取。这可能与当时的计算机中无此字有关系。老谱中的第64字与第8字不同,用的是“誌”。这才是正确的。

考虑到“誌”与“志”音同意同,从19世“行”之前系用繁写字时代,从19世之后须用简体字,故以后续谱者应将前面的第8个“志”改为“誌”才符合时代潮流。

关于一个谱内有两套甚至多套辈分字的问题,那不算错误。比如:1993年沔阳别氏宗谱中就列出了12套辈分字:

榽字取名的寓意?榽字取名的寓意女孩?

这是如何形成的呢?最基本的原因应该是:当一个别姓迁出居住地之后,也想当新居住地的始祖,于是自己再创谱,即再立字辈,于是就成了同根分支了。如:兴山秭归别姓是元末别不花遇难时逃去的,他们为了与当时的沔阳别姓撇清干系,另创一套字辈是情理之中的。还有逃到河南内乡西峡的,他们也创了三十二辈字,后又依沔阳字辈数增加为六十四辈。因是同根分支,所以宗谱中就列出了多套字辈,并列表以示等辈。多套字辈表示为同根同源关系。

七、新老宗谱对妙祖公的排行不统一

嘉靖二十七年后人抄录的兴宗序曰:“相生三子:长曰妙音,次曰妙元,季曰妙祖。”兴宗是妙祖公的儿子,儿子对老子妙祖行三应该是确定无疑的。

但是1993年版的《别氏宗谱》明确“始迁祖,第一世,系杰公之裔。妙祖公,行二,明初由宦籍复入,竟陵遂家焉。有兄妙音,弟妙元,迁徙他省”。

榽字取名的寓意?榽字取名的寓意女孩?

此谱又将妙祖公排列为“行二”。

沔阳别姓始祖妙祖公墓碑上的文字也刻着“行二”。

榽字取名的寓意?榽字取名的寓意女孩?

上述碑文中除“行二”存疑之外,还有一大疑点:此碑为何人所立?我想肯定不是兴宗所立!因为兴宗在自己还在世时,绝不会将自己的名讳与其父亲的名讳并列在一块墓碑上。那么此碑到底何人所立呢?只能对“天祖”二字钩陈扒梳了。何谓天祖呢?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按《别氏64个字辈》的“妙兴仲季,思良述志”查询对应:妙祖公应为“良”字辈的“天祖”,即是说,良字辈的后人立此碑时,妙祖公已离世一百多年了。故对妙祖公行二的认定也不一定是准确的。

虽说墓碑上的文字刻了五百多年了,已是无改!然我辈今天通过考证,还是应该确定以《兴宗序》中的“相生三子:长曰妙音,次曰妙元,季曰妙祖”为准。确定妙祖公行三

八、沔阳别氏宗谱不能忽略元朝宰相别不花

1993年版的《别氏宗谱》开篇:“始迁祖,第一世,系杰公之裔。妙祖公,行二……“今天看来,这段文字除带有浓厚的“成王败寇”色彩之外,还在于当初打谱之时,编纂者们还没有从“文革”的阴影中走出来。他们还认为:别不花是沔阳起义军陈友谅的军师、总后台,支持了陈友谅造反而被朝廷鸩杀,不是很光彩的事。故宗谱开篇中只写了别之杰,那是因为:别之杰是南宋兵部尚书,宰相,妙祖公的祖父。很光彩!那就值得写。

而对于曾经是元朝左相,兵马大元帅,别之杰的孙子、妙祖公的生父别不花,却只字未提。——这是1993年版的《别氏宗谱》中最让人遗憾的事!

其实,稍为留心一下,就可以查找到很多记载左相别不花的生平事迹的史料:

第一、嘉靖二十七年后人抄录的兴宗序中的这段文字,就大致概括了别不花的生平:

……别儿不花,焕烨青史。观光宋元两朝留一联云:宋朝史部尚书府,元国邠州始汉家。复蒙元恩浩荡,锡升一品之爵,加勅左相。信主上之伴侣,为当朝之元勋。因陈寇逯叛三楚,元末而废左相。不花安然自适,解颐瞑目而逝。相生三子:长曰妙音,次曰妙元,季曰妙祖。移徙洪都龙虎山作渔翁把钓以避元羞。

遗憾地是:这段文字在老谱中都有,而1993年的新谱中却没有。

第二、打谱总得标出堂口,亮出寻根联堂联。可1993年的新谱中除只标有“京兆堂”之外,连著名的寻根联与堂联都找不到。而这些都是作为别姓人万万不可忘记,必须代代承传的历史与文化!

榽字取名的寓意?榽字取名的寓意女孩?

这其中“元国沔州宰相家”就是指毛嘴珠玑寺别不花宰相的家。遗憾地是,此联为陈友谅所书,别不花与陈友谅出事之后,此联被人改来改去,改的都是沔州沔字,有改为:豳州、郢州还有的改为荆州,总之,生怕与陈友谅和别不花扯上关系。

第三别不花在元史中无传,然史籍中仍可查到一些零星记载:(1)本纪第三十二 文宗一载:前湖广行省左丞相别不花为中书左丞相。

(2)福建省平和县坂仔镇地方志载有:“江浙平章别不花”。

(3)史籍载李志甫元至元三年(1337)六月,集众起义,“……别不花起用熟知当地情况的陈君用组织地方武装夹击义军。”史中别不花官职明确:“江南行省平章别不花”。就连网站上都可以查到相关信息:

榽字取名的寓意?榽字取名的寓意女孩?

(4)史籍介绍元朝的燕帖木儿、伯牙吾台·燕铁木儿孛儿只斤·图帖睦尔、月鲁帖木儿、伯牙吾台姓、孛术鲁翀等可汗权臣时,均提及“别不花”的官职。如:丞相别不花、中书左丞相别不花、江浙平章别不花、江南行省平章别不花、湖广行省左丞相别不花、湖广行省左丞相别不花为中书左丞相、江西行省左丞相等不一而足。

(5)别不花确为元朝行省、平章、左丞相等职务。

行省:原为中央派出高级机构,以后成为地方行政区域名称。

平章:元代之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则为地方高级长官。简称平章。

(6)《元史》卷一百十二《宰相年表》载1328年至1329年8月别不花任中书省左丞相。

第四庐山鹰崖刻有元朝左相别不花题蒙文“龙”字

榽字取名的寓意?榽字取名的寓意女孩?

据传:此“龙”字为陈友谅请左相别不花题写,后在江西九江称王时,作大汉王朝的图腾刻于庐山。

透过上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完全可以看出:作为朝廷左相与兵马大元帅的别不花,对于当时的沔阳小吏陈友谅这个门生无论从思想上、文学上、军事上都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在生活上,为解除陈友谅拒将未婚妻张凤道送蒙人过三夜后再完婚的后顾之忧,别不花与一品诰命鲁氏夫人收张凤道为义女,以宰相之女调教并下嫁陈友谅。所有这些都为陈友谅起事、称王起到过巨大作用,同时也为左相后来的遭遇埋下了伏笔。要不然,怎么会“元末而废左相”,“不花安然自适”饮鸩“解颐瞑目而逝”?怎么会有相之三子被陈友谅秘密送到登基处的江西“洪都龙虎山作渔翁把钓以避元羞”?怎么会被朱元璋招降为宰相的原陈友谅的宰相胡美胡廷瑞)感恩别相的知遇之恩,到江西寻得别不花的三子,让其“复返陆州之竟陵,领受军徭马所之田合计六顷”

这无疑是一段轰轰烈烈的历史!是别姓与陈姓两大姓氏,改写了沔阳的历史!这一段历史是不容抹煞的!但是,沔阳县志包括仙桃的史书、档案馆、名人馆等却对此没有任何记载,连毛嘴这一个曾两度成为沔阳文化发祥地的重要地名,也找不到任何史料。甚至沔阳名人馆门前的地图,都没有毛嘴这一区域。这是对历史极端的不负责任!不知这样缺憾严重的历史如何向后辈承传?

九 、1993年宗谱中少有女性记载

在1993年沔阳《别氏宗谱》中,没有将已知的第三世女性远祖记录在册(六女配王兴公)。

榽字取名的寓意?榽字取名的寓意女孩?

而石首1995年编纂的《别姓宗谱》,在1993年沔阳《别氏宗谱》有少数未成年女性入谱的基础上,开始清除性别歧视陋规,于第13页所列世系中将已知的第三世女性远祖记录在册(六女配王兴公)。从第43页第五世(对应沔阳总谱为第22世必字辈)起,始有某公生几子几女记载,并列有女孩名字。从第44页起,出生女性不仅和男性一样列有名字,还列有出生年份。石首别氏宗谱此举十分可取!

编者认为:别姓女性是别姓重要的组成部分,她们应该在别姓宗谱中享受与男性同等的待遇。具体做法:续谱时,对于未成年女性,应该与未成年男性同样在宗谱中予以记载;对于已婚女性,亦需列出配偶姓名及其生养子女名字。对于可考的早年女性,能录则录,以志对祖先的怀念。续谱要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后人。

十、以正确的史实传承,以利后人世代承传

传承与承传两个词组的词序先后不同,其内在的含义还是有区别的。承传——先承后传;传承——先传后承。我们现在所做的很多史料考证工作,宗谱的编纂工作等,都是先承后传。我们这一代人向下传,由后辈继承再向下传。这样才能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我最近注释了清代《问花水榭诗集》。作者别文榽是我们沔阳别姓先贤。由于该诗集系从国家图书馆复印来的孤本,没有任何史料,注释难度相当大。特别是为作者寻根并进行生平考证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榽字取名的寓意?榽字取名的寓意女孩?

诗集开篇第一句三个字“岁乙亥“,就让我大伤脑筋。清朝历经276年,掐头去尾也有4个乙亥年。到底是哪一个乙亥年呢?想了好多办法都无法求证。照理说,沔阳别氏宗谱中应该可以寻得可信的依据呀,哪怕是只言片语也行啊。

可是,好不容易多方寻得的资料,却让我更加难堪。多个不同时期的版本,别文榽的名字竟然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榽”字,有木字旁,有三点水旁,还有提手旁。而提手旁的“?”字电脑五笔字库中根本就没有,权威的百度汉语中也没有,真让人莫衷一是!后来费了很多的事,用拼音输入法,用手在手机微信中写出并复制,才算把这个“?”字找出来。我为此还怀疑了好长时间:真不知道这三个不同的名字是不是同一个人?

榽字取名的寓意?榽字取名的寓意女孩?

对此,本人可不想随随便便糊弄过去,而必须史海钩沉,厘清史实,弄清楚那个字为什么那样写?错在何处?为什么会错?正确的写法是什么?这样才能称得上对历史负责任,对古人负责任,对后人负责任。

族谱对于一个姓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史记》!族之有谱,所以尊祖,即所以合亲疏远近,而共奉一天也。对于无从考其根源以及世系者,决不能强指忘据,以免附会。

我们研究别姓文化,一定要注意纠正厘清史实。各地的撰谱才俊们,必须要注重钩沉爬梳,对史实进行反复地考证。家谱就是家族的历史,是一个地方的发展史,有幸参与编辑的人,都有责任承传,必须得在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之后,确认没有错误了,再向后人传播下去,让后人接受即承传,再向下传承。特别是宗谱编纂,可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把一笔笔自己都算不清楚的糊涂账留给后人。

2021年9月13日 撰稿 编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iumingzi.com/32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