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字取名好不好,与臻字搭配的名字?

申小龙:“俺爹想了好久才憋出来”——中文的姓名为什么大多三个字?

生命科学学院16级的博士生小李来信:

今天晚上有幸听了您的讲座,受益匪浅,对习以为常的中国语言文字背后的深意有了“启蒙”式认识,内心里的感受,有点像光着的双脚踩着了大地,很高兴“我真实地踩到过”,希望今后能走得更远一些。

我有两个小问题:请问申老师,您这学期是否有在教课程?希望能来旁听一下。另外,中文常用四字格,而中国人的名字大多是三个字,请问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小李同学的这个问题很有趣。中文常用四字格,中国人的名字大多是三个字,这两个貌似“矛盾”的现象,内里是相通的——它们都喜欢偶数。

我回复小李同学:这学期的周三上午3、4节课“普通语言学教程精读”,在4208;周四下午1、2节课“语言与文化”,在西辅楼204,欢迎你来听课。关于姓名,可以这样理解:

姓是传承的,名是自己的,名大多数是双音节

三音节的姓名,单叫名字(双音节)很多;

双音节的姓名,单叫名字几乎没有,因为不是双音节。

在社会发展中,中国人姓名中名的单双音节倾向会有变化。语言学者曾对浙江一所职业技术学院一个专业的学生做过简单的调查:

在2002年,单名的学生占30.77%,双名的学生占69.23%,

在2012年,单名的学生占17%,双名的学生占86.29%。

一斑窥全豹,我们可以明显看到现在单名越来越少,双名越来越多。

在这个调查中,还发现:

在2002年,单名的男生占28.57%,女生占31.3%,也就是女生在以往比男生更喜欢单名;

在2012年,单名的男生占20.97%,女生占11.58%,也就是女生现在比男生更喜欢双名。

这里有几个让我们思考的心理问题。

1.尚耦心理

我们前面已经排除了单名双名差异的节律原因,汉语无论是单名还是双名都符合“尚耦”的心理。这一点,单名比较好理解,它加上姓,本来就是双音节。

双名表面上加姓是三音节,但我们在念三单音节的时候,会下意识在后面停顿一个音节,整个时长其实是四音节,依然是双数。例如七言诗每一句前面是四个字,接下来三个字念完,我们会很自然延宕一个音节,觉得很舒服。

三音节后面如果不停顿,这和单音节很像,汉族人的节奏心理都会自然运用单数音节和双数音节之间的错综变化,在不断的对立统一中形成好听的节律。

其实汉语中的三音节组合是不少的,虽然不能和双音节比。例如惯用语大多是三音节。即使是流行语,三字组合也不太有违和感。语言与文化课的同学曾告诉我:

“我承认,生活在网络环境中确实对我们说话的影响太大了,家里的长辈都不会因为一句‘我真是醉了’而再劝我们少喝酒了,父母也会用一句高冷的‘呵呵’来直接拒绝我们的请求,(学坏真是太快了…)而最新一波的‘三字经’已经袭来,还不会,还真有点聊不下去了…”

这位同学说的“三字经”是“666”“233”“何厚华(哈哈哈)”“李菊福”“小公举”“腿玩年”“裤脱看”“没但玩”“然并卵”“理都懂”“睡起嗨”“日了狗”“城会玩”“乡话多”“直膝箭”“秀分快”。。。

这些组合之所以在节律上成立,显然和节奏心理上习惯性延宕一个音节有关。也就是说,“三字经”依然有“耦意”。

汉语人际姓名称谓在关系亲切的时候习惯省去姓字,单称双名。

对于单名的人,则依然姓名合称。例如苏新春和孟华都是我的好朋友,且我们年龄相近,前者我称“新春”,后者我称“孟华”,毫无违和感。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喜欢双音节?

简单地说,双音节和单音节相比,给人稳定、和谐的感觉。

往深处说,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万物都是对立物的变化,都具有“交感”的性质,相互对立而又相互渗透。无论是男女、日月,还是天地、阴阳,都在浑然一体中往复变化,就像太极图中黑白二色共处于一个圆球之中。正如古人说的:

“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 》)

“凡天下之事,一不能化,惟两而后能化。”(《朱子语类?卷九十八》)

2.社会心理

从前述语言学者对浙江一所职业技术学院一个专业的学生做的调查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人的单名存在一条从增多到减少的发展曲线。

新闻学院10级小章同学告诉我一种解释:

“过了动乱的文革十年,社会从大萧条的局面中开始艰难扭转,人们也重新投身到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中去。姓名中出现了大量的‘李刚’‘王勇’‘张伟’等名字,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大众经历浩劫之后,一心追求简单、宁静、朴实无华的生活心态。

“从1995年开始,‘五格剖象’论逐渐开始影响越来越多父母的起名观念。截至2006年,在过去10多年的时间里,将近85%以上的人取名字都会参考‘五格剖象’的测算结果。为求‘家宅平安’和‘大吉大利’,出现诸如‘张馨月’‘张馨文’这样的姓名。”

单名发展的曲线,的确和社会心理有关。改革开放加速,社会越来越开放和富裕,成为单名减少趋势的一个折点。而所谓“五格剖象”的测算,只是浮在社会发展大潮上的水珠。

同学们可能会问:为什么重新回到双名和社会心理有关?我感觉,当社会生活较为单一化,取名心理就趋向单名;当社会生活日益复杂,人们的感受和追求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单名就难以满足取名心理,自然会减少。

有意思的是,这样的社会心理,在给女孩取名时更为敏感。我们从对浙江一所职业技术学院一个专业的学生做的调查就可以看出,在2002至2012十年间,社会取名趋向双名时,男孩的单名减少了约8%,女孩的单名骤减近20%。

在改革开放之前,对女性的要求是“不爱红装爱武装”“男女都一样”,女性本身的性别价值淡化了。而这一价值的“苏醒”是在改革开放后。它直接反映在女孩取名的修辞上。显然,双名的修饰性更强。

当然,从中国人的习惯来说,双名总是最常见的取名方式,无论单名增减的曲线如何。

3. 语言文化心理

由于汉字表意的特点,中国人取名的选字,想的更多的不是趋同,而是示差。而单名的示差性很弱。这一点我们从中国人重名多为单名,就可以了解。

据统计,中国重名最多的50个姓名中,双名的只有“王秀英”“李秀英”“张秀英”“王秀兰”“李桂英”五个。其它都是单名,如名“伟”的、名“娜”的、名“敏”的、名“静”的、名“丽”的、名“磊”的、名“军”的、名“强”的、名“勇”的、名“艳”的、名“杰”的、名“娟”的、名“涛”的、名“霞”的、名“明”的、名“平”的、名“芳”的……

显然,双名更容易构建富有个性的命名理据。我们来看看周围同学的双名都是怎么来的。

新闻学院14级的小刘同学在语言与文化课期间,对复旦14级新生做了一个关于姓名的邮箱问卷调查。小刘在扫邮邮件上说:“想要做一个小调查,看看大家的名字有什么故事。比如我好啦,13亿分之560万的概率,一生至少遇见一个叫刘畅的人,奶奶翻的字典,希望我一生顺畅平安。”

小刘自己是单名,但他收到75位同学的有效回复中,百分之八十的同学都是双名。这些同学自述的取名理据,不外乎这样几个类型:

(1)汉字意合理据,例如:

曼柳同学:“曼是柔美的意思,可能是希望我像柔美的柳树一样美丽吧”

昊天同学:“昊天就是广阔无边的天,是不是很霸气哈哈”

英帅同学:“看起来很土,但的确不是英俊帅气的意思。英杰又有将帅之才,这是当年外公给我的寓意”

丹璐同学:“吴就是我的姓啦,祖祖代代都是它啦,丹就是红色的意思,璐就是宝石、玉石,是不是有点俗。。。俺爹想了好久才憋出来”

“俺爹”“憋”的过程,就是自建理据的过程,也是充分实现汉字组合差异化的过程。

(2)汉字字形理据,例如:

云臻同学:“云有说的意思,臻有完美的意思,父母希望我向上、进取。臻字又能拆成‘至’‘春’‘禾’,父母希望我像春天的禾苗一样快快长大。”

若杨同学:“出生的时候有位爷爷说我命中缺木,于是第三个字就要取有木字旁的。开始叫若杉,可是据父母说小时候还是爱生病,然后那位爷爷说杉的三撇是三把刀把木头砍了,这样不行(有点迷信。。),于是改为相同笔画的杨了。”

(3)汉字谐音理据,例如:

君婕同学:“建军节生的,所以外公翻字典起了谐音……”

(4)五行理据,其实也是汉字字形理据,例如:

镜棋同学:“我爸自己装大师,算笔画,算五行,缺金少木,于是叫镜棋。”

琳颖同学:“因为结合生辰八字说命中缺木,所以特地找了有木的字,但是妈妈觉得大多很木讷,所以找了“琳”,结合美玉。又因为叫杨琳的实在太多,所以结合了聪颖的意思。”原来这位同学的双名是在回避单名的自觉中建构的。

(5)语境理据,即取名的灵感来自生活环境,例如:

婳婳同学:“在字典上‘婳’有个词语是‘姽婳’,形容女子娴静美好。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在95年的国际大学生辩论赛上,代表中国参赛的南京大学队的四辩名叫钟婳婳…我爸妈看她长得漂亮,聪明伶俐…又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所以也希望我能像她一样优秀噗哈哈…所以就给我取了这个名字啦”

茜茜同学:“其实我的名字也没什么意义啦,是我伯伯起的,我猜大概是想我以后长大和茜茜公主一样美丽(我是女生)”

天晓同学:“因为在天亮的时候出生,故名天晓~ 岑参也有一句诗:‘角声一动胡天晓’~”这位同学正是姓“胡”。

以上这些同学取名的理据,都有赖于两个汉字的组合。这些理据还可以联合在一起,丰富双名的意涵。例如一位同学叫晟雪,他说:“‘晟(sheng)’是阳光、茂盛的意思,爸爸希望我能够在阳光下成长;‘雪’则是因为我出生那天下了雪”。名字的理据一半来自语境,又在组合中产生意会——阳光下的雪。

在复旦同学中,名字中有“雪”字的,貌似都生于雪天。

看到这里,单名的同学一定会说,我们单名也是很有意涵的。的确是这样。单名也有巧思,例如一位单名“然”的同学说:

“取的‘然’字希望我一切顺其自然,做事顺应本心,同时一生平坦安然”。

一位单名的同学,父母将姓和名谐音“雨露”,不是双名胜似双名,其理据不仅在谐音,而且出语境,更有意会,她说:

“出生那天下了小雨,家人希望通过‘雨露’的谐音让我在阳光雨露的沐浴下健康成长。名字简单,重名很多,但我因它自豪。”

说得真好,

每一个同学都为属于自己的方块汉字自豪,

无论单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iumingzi.com/7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