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到“京”字的含义,人们即刻会说出“北京”。回答没错,但这只是“京”字的侠义,特指当代中国首都北京,为北京的简称。其实,“京”字的含义不止于此。

从广义上讲,“京”是指国家的首都,即国都。在中国历史上,东汉国都洛阳、北宋国都开封曾被称作东京;西汉国都和唐朝初期国都长安(今西安)曾被称作西京。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传十六帝,共计二百七十六年。南京曾是明朝初期的国都。明成祖朱棣迁都北平后,将北平更名为北京,其后的十三位皇帝也均将北京作为国都。满人入关,建立清朝,亦是定都北京。
“京”用于国都称谓还可以写作京都、京城、京师、京畿、京华。京师是国都的旧称。京畿是指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故京都又被称为京华。

最左边是甲骨文的“京”字
以“京”字意指国都,源自于“京”的另一个含义。“京”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高大的建筑物,本义为建在高处的房屋,作形容词则为高大的意思。由于国都多建在高地上,所以“京”又指国都。
计数单位和特定数目
“京”是汉字文化圈(汉字对中国周边国家如越南、日本、朝鲜、韩国的文化产生过巨大影响,形成了一个共同使用汉字的汉字文化圈)内使用的一个计数单位,其意义因古今、地域而异。
在中国、日本、韩国,“京”统一用于表示“万兆”,但鲜有使用。

中文数字单位分为大数和小数。其中大数依次为一、十、百、千、万、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极。在这里可以看到“京”作为计数单位时所处的位置。
在中国古代,“京”还特指一个数目,即一千万。在此,“京”非计数单位,而是一个特定数目。

在中国,“京”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其渊源有三。
一是出自居邑名称。西周初期,齐国近居京畿之地的住民,取“京城”为姓氏,复姓京城氏。后来,部分京城氏省文简化为单姓京氏。
二是出自封邑名称。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武公姬掘突之子公子段(公叔段、太叔段、共叔段)被封于京(今河南郑州荥阳京襄城),其后人便以先祖封邑名称作为姓氏,称京氏。
三是出自因故改姓为京氏。
京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天中国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前两千位。京姓人口现有二千八百三十人,其中男性九百六十人,女性一千八百七十人。
族名
京族,也称越族或京人,主体分布在东南亚。京族是越南的主体民族,占越南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六。

京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记载,中国境内京族人口数为三万三千一百一十二人。
中国境内的京族主要分布和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地级)东兴市(县级)江平镇的澫尾、山心、巫头三个海岛上,澫尾、山心、巫头素有“京族三岛”之称。
一个“京”字,就有这多含义,而中文汉字多的难以准确计数,据略统大约将近十万字。毋庸置疑,如此多的文字,定如浩瀚的海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宝藏。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iumingzi.com/7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