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慈字五行属什么,慈字五行属什么的吉凶?

“慈”——“心上为兹”,“兹”者,草木茂盛也,心如草木茂盛一般,即为“慈”。

有二解,一为如草木般柔软。有柔软心,方有爱心,方有同理心,否则“铁石心肠”,则视人如草芥,视人如仇雠,何“慈”之有?

二为如茂盛般有容。所谓“有容乃大”,故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有肚量,有资格,有本钱,方能以“慈”待人处事。“慈”,其实是有条件的,用于上对下,长辈对晚辈,强者对弱者。

国君“慈”仁,则国之幸;家长“慈”幼,则家之幸。“慈”是一针安慰剂,一服平衡药,食之如沐春风,熨帖人心。

“慈”不掌兵,按正义解,若对兵太“慈”,则无法形成一个令行禁止、严格管理的指挥系统,士惰将骄,军无胜心,人亡国破。然而正因为“慈”不掌兵,故使得常胜不败,全国保家,将士存活。所以,“慈”不掌兵,貌似不“慈”,实为大“慈”。

“悲”——“非心”即“悲”。当这颗心不是你的心时,当心不是本心时,“非心”就“悲”了。“悲”是受外界影响,你的心投射于外物,引发的一种回应。“悲”,可以是“悲”自己,触景生情,而“悲”从中来;可以是“悲”别人,因同理心,“悲”别人之遭际。

“悲”自己,需要别人“悲”来拯救,自己要觉得“吾悲不孤”,是以将一部分“悲”转移给“悲”自己的人,转移给其它物什上,移情别恋后,“悲”才能慢慢减弱,逐渐消失。

“悲”别人,将别人的“悲”部分转嫁到自己身上,从而消解部分别人之“悲”。“悲”一国之痛,“悲”他人遭遇,人具有共情之心,所以具备“悲”之情感抒发。

不想“悲”时,就将“非心”返回本心吧!

佛经中有:"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大“慈”,所以令身处其间的人事物臻至至乐之境,一切祥和,一切敦睦,一切心安。

大“悲”,所以令世间苦楚,均折射己身,同天地之“悲”,同万物之“悲”,同众生之“悲”,是以弭灭之,是以转化之。

故慈悲者,为圣人,为神人,为众生摆渡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iumingzi.com/7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