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年是什么年属啥的,01年属什么的今年多大_

#2022高考季#时间如白驹过隙,二十一年转瞬即逝,2001年的那个夏天好像就在昨天,一觉醒来却已人到中年。

我是一个文科生,而且是一个艺术类考生,高中三年把大多数时间用在了专业课上,对文化课的重视程度很低,这也是那个年代艺术生特点,记得当年老师批评不努力的文化课同学,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行你就让你妈送你学艺术去吧”,纯纯的骂人不带脏字,但确实学艺术对一部分同学来说也是上大学的一条捷径,当然也要有天赋才行。

再说说我的高考,说实话高三之前我对大学没有任何期望,从初中起数理化三门就是我的死穴,看见数字就懵,公式认识我,我不认识他,怎么补课也都白扯,用我妈的话讲叫华罗庚教我也是白扯 ,理化高一高二勉勉强强通过了会考,数学高三彻底缴枪。

命运对我总归是比较眷顾,2000年底我参加了全省的艺术类考试,并且超过了术科分数线,突然之间大学两个字好像对我招手了,即便如此心里依然没底啊,文化课分真的太低了。考完艺术课第二天,我就下定决心努力学习,瞪大眼睛听了一天的课,啥也没听懂,第三天数学课就又睡了个昏天暗地。

东北有句俗话“小鸡不尿尿,各有各的道”,我这道有了,这车上不去道可怎么办呢?于是我的第一次高三模拟考给我躺平的动力,模拟成绩二百分,此时不躺更待何时,不光我躺平了我爹我妈更是直接把我放养了,爱咋咋地吧。要说真正改变我人生的,是那个年代贫乏的娱乐方式,但凡我要有台电脑我现在指不定干啥呢,对我这种不学有术的差生来说,看小说读杂志,看看港台录像也就这点消遣方式。话说那一日,正看到鸠摩智大战天隆寺众僧,段誉使出六脉神剑但不能随意而发,而后弃五剑而专一剑大胜吐蕃高僧。我的亲娘四舅奶奶呀,金庸先生太伟大了,一剑戳破我这迷糊人啊。时间紧任务重,全面提高成绩已经不可能了,我也专修一剑,辅修二剑吧。

时年的高考分科分别是语数外和文理科综合,数学全面放弃,补课也是浪费时间,地理也是半拉理科上课能听多少是多少,不浪费时间单刷,外语基础还有,但是高中单词储备太少,采取对着答案抄卷子的方式,旨在锻炼猜句能力,能多拿几分就多拿几分。剩下语文、历史、政治三科,都是我比较喜欢的科目,采取刷题战术,狂刷卷子狂刷题型,争取历史政治少丢分,语文全力拼高分(相对我本人来说的高分)。

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最后一次模拟考,我分数涨了四十分,但是要想稳稳的考上大学,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语文的作文成了我主要加强的目标,这十分二十分说没就没了没呀。话说我的作文水平还可以,但发挥不是非常稳定,那么新课题来了,怎么才能稳定输出呢?令狐少侠的无招胜有招,给了咱一个答案,你有千条妙计我自一定之规,咱中国人讲究的无非就是“仁义礼智信”,你别管议论文还是记叙文,总归要有个主题吧,咱就拿这五个字写往里套,果然几次模拟考屡试不爽。

2001年六月,我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大考,成绩超出当年本省艺术类录取分数线近一百分,当年九月我如愿以偿的走进了大学课堂。

我的高考季,不是一个自我救赎的故事,而是一个自我批判的故事,人到中年才知道,只有知识才是你只要通过努力就可以获取的东西,虚度光阴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在这里送给孩子们和家长三个忠告,一是可以读闲书,但是要少看网络玄幻小说,尤其是那种一路成长无敌类的,对你们有百害而无一益;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照着别的孩子的学习方法套用在自己身上,要学会认识自己;三是永远不要放弃你的兴趣和爱好,家有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傍身,留一条自己可以走的路。

写了这么多,更加怀念我的青葱岁月,我的二零零一。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iumingzi.com/8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