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圣的含义是什么,圣字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写此片文并非故立高大之名,博取公众眼球。实源于多彩风尘人生历程中的种种坎坷,种种求索之路,曾经的百思不得其解,曾经的人生困顿迷惑,直至有拨云见日的感悟,皆源于对这句话的求索理解。所以将此思想历程及所悟观点写下来,盼求广大的有识之士给予批评指正。

公元1489年,18岁王阳明南昌回浙江余姚,乘船经过信州时,特意去拜访理学大师娄谅,以求圣学之道。娄谅回答三个观点:圣人之学必可学而至;圣学之要在格物致知;圣学之路必是内圣外王

此后王阳明的人生之路如有神助,虽历经坎坷而初心不改,经历风雨、经历磋磨,最终一切磨难在龙场化做开悟之光照耀世间。阳明先生以心学智慧完美践行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功勋。

阳明先生的人生升华之路即是内圣外王之路。

何谓内圣而外王?先从字义来解:聖字上为耳、口,下为王,合并组成这个聖字。耳和口,表示人的感官和认知总和,是主观与客观链接的窗口,佛家称为六根、六识

王字在古汉语的含义有“通达根本、自在”之意。这句话的涵义就是内在主观精神通达宇宙天地的根本大道,从而指导自己人生实践遵循根本大道而进行活动。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17年中国人民的伟大导师,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在给黎锦熙的信中写道:“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而不徒在显见之迹,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夫本源者,宇宙之真理也”。

认识本源之路径:

我认为本源虽然究其根本为“一”,为永恒之“道”,但是从认识的方法上可分为两个层次。否则就无法真正把握这个本源,首先因为道是不可描述的,道德经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虽无处不在,却非可眼见、可言说,只有感悟才能知其所在。

其次人类认识真理的客观条件是有限的,人的生命只不过区区数十年,即使有了文字传承,然而文字历史几千年在浩如烟海的宇宙中也不过沧海一粟。所以说不掌握正确认识方法,人们对真理和本源的探究,就会有局限性和片面性。

一:从有形有相的规律探寻本源:

这个观点可以称作“外王”。作为人,先要从人的角度来认知“道”,只有说人话人才能懂。所谓的“神”是人的“神”,“神”的“神”对人来说就失去了意义。佛陀讲佛在人间成,人人皆具佛性。是说每一个人都有认识真理的可能,只是被迷惑所障,故有颠倒。

从有形象探寻本源就是发现规律,发现万事万物内在逻辑。儒家称格物致知、道家称阴阳八卦、佛家称因果循环、辩证法称对立统一

其本质是一切主客观的事物,都是具有阴阳相对性的,是对立统一的,没有了阴阳对立,也就没有可感知的事物存在。阴、阳并非是具有独立属性的两种不同事物,在对立的发生作用,而是在同一性上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所谓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矛盾论中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这种矛盾是互相转化的,在一定条件下向着其相反的方向而运动。

太极图的阴阳鱼更能形象的表述这种变化规律:“圆”表述‘太极”,内含阴阳两种运动形式,阴阳鱼眼表述阴阳本质都归于一、源于一即:“太极”。阴阳鱼的消涨表述阴阳二气动态的互动转化过程。

而阴阳两仪的进一步演变为六十四卦。卦者象也,六十四卦表述六十四象,一切自然人文现象皆可用卦象来表述其阴阳相生相克的即时状态,而一切阴阳之象皆内涵“理”和“数”,明悟“理”和“数”就明悟了事物的根本演变规律。就能指导自己的身心,从而遵循天地规律而行之。

于是在此基础上去观察一切事物,就有了判读依据,就有了宏观的、跨越时空的洞彻力。伟大导师毛泽东说过:“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

从事物纷杂的矛盾与阴阳表现形式中,认知根本规律、根本本质,就能从纷杂的外相中抓住主要矛盾,进而通过主观世界去有效的改造客观世界。

二:学会从上帝视角观察事物。

此观点可以称作“内圣”。既然规律从来就在,自然而在。我们为什么在实践生活中不能得其要点呢?即使偶尔觉察到了一些规律影子,却总是南辕北辙被惯性挟裹着随波逐流呢?

这是因为自我欲望、自我意识太重,阻碍了我们用真实的本心认知事物。

中国有句古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为当局者身处利益交涉的一方,很难客观对现象正确解读。反而旁观者因不涉及自身利益,所以更容易正确的评判。

所谓“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天机深。

“内圣”就是修养自已的思想,使之时刻处于客观觉察状态,犹如水之澄澈而可映照万物。

其实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比如某时正在做一件有悖常理的事,或者某时正在山南海北的胡想,突然会生起莫名“警觉”,莫名的意识到自己过失。这个“警觉”就是我们的天机。佛教称为“自性本觉”。

孔子的内圣之道是“每日三省其身,以思其过”。王阳明的内圣之道是“至良知”。毛主席的内圣之道是“实事求是”。

如果我们每个人能从一点一滴,每一件小事的内省内察做起,逐渐养成习惯,慢慢的我们的上帝视角也会开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iumingzi.com/9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