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羊铜罍的意思,醒时还自对深罍的意思?

壘壘(垒垒),◆重積貌。○《文選?曹丕<善哉行>》:“還望故鄉,鬱何壘壘。”○[李善]注引《廣雅》:“壘,重也。”○[明][何景明]《雁門太守行》:“壘壘高山,莽莽代谷。”○[楊朔]《十月北京城》:“熟悉[北京]的人,誰都記得往日東郊的情景。田野茫茫,荒墳壘壘,人煙是不多的。”

作壘(作垒),◆作梗,阻撓。○[郭沫若]《瓶》詩第三七:“他許我以後自由,他是決不呀從中作壘。”

諸葛壘(诸葛垒),◆地名。又名[武侯壘]。○[清][吳偉業]《送吳門李仲木出守寧羌》詩:“[隗囂宮]尚在,[諸葛壘]應荒。”○[吳翌鳳]箋注:“《水經》:[沔水]又東經[武侯壘]南。○[酈道元]注:[諸葛武侯]所居也,南枕[沔水],南有[亮壘],背山向水,中有小城。”

重壘(重垒),◆1.多層的軍壘。○《文子?上禮》:“攻城濫殺,覆高危安,大衝車,高重壘。”◆2.猶重重、重疊。○《阿毗達摩順正理論》卷三一:“餘七地獄,在無間上,重壘而住。”壘,一本作“累”。○[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二五:“重壘:壘亦重也。”

中壘(中垒),◆[西漢]有中壘校尉,掌北軍營壘之事,[東漢]省。○[劉向]曾任此職,後世因以“中壘”稱之。○[唐][獨孤及]《送李賓客荊南迎親》詩:“宗室[劉中壘],文場[謝客兒]。”○[清][張佩綸]《論閨秀詩》之二四:“列傳不參[中壘]法,當時選政笑[顏殷]。”

戰壘(战垒),◆戰爭中用以防守的堡壘。○[清][查慎行]《渡漳河》詩:“天垂曠野名都壯,路入中原戰壘多。”○[林學衡]《春盡日出金陵》詩:“青山過雨晴逾好,戰壘經春草自芊。”

雲壘(云垒),◆1.[漢]代官名。○《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左內史更名左馮翊,屬官有廩犧令丞尉,又左都水、鐵官、雲壘、[長安]四市四長丞皆屬焉。”◆2.指兵營。○[宋][蘇軾]《送沈逵赴廣南》詩:“君隨幕府戰[西羌],夜渡冰河斫雲壘。”○[王文誥]輯注引[施元之]曰:“《北史?傅冰傳》:‘好以斫營為事。’”

月壘(月垒),◆半圓形的營壘,以加強防禦之用。○[南朝][陳]徐陵《為貞陽侯與陳司空書》:“月壘連營,雲旗蔽野。”○《新唐書?馬燧傳》:“[悅]遣將[王光進]以兵守[漳]之長橋,築月壘扼軍路。”

鬱壘符(郁垒符),◆即桃符。○[清][黃子云]《山中守歲歌》:“粘戶重書鬱壘符,插簷高折冬青樹。”參見“鬱壘”、“桃符”。

鬱壘(郁垒),◆1.門神名。○[清][陳維崧]《滿江紅?乙巳除夕立春》詞:“[鬱壘]欹斜頭上帽,[神荼]脫落腰間杖。”一說為二神名。○[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卷一引《括地圖》:“[桃都山]有大桃樹,盤屈三千里,上有金雞,日照則鳴,下有二神,一名[鬱],一名[壘],并執葦索以伺不祥之鬼,得則殺之。”參見“鬱壘神荼”。2.桃符、春聯的代稱。○[宋][陸游]《歲首書事》詩:“鬱壘自書誇腕力,屠蘇不至歎人情。”○[元][耶律楚材]《壬午元日》詩之一:“屠蘇聊復飲,鬱壘不須書。”參見“桃符”。3.山勢高峻貌。

玉壘(玉垒),◆1.指[玉壘山]。在[四川省][理縣]東南。多作[成都]的代稱。○[晉][左思]《蜀都賦》:“廓[靈關]以為門,包[玉壘]而為宇。”○[劉逵]注:“[玉壘],山名也,[湔水]出焉。在[成都]西北[岷山]界。”○[宋][楊萬里]《送邱宗卿帥蜀》詩:“[玉壘]頓清開宿霧,雪山增重起秋風。”○[明][陸采]《明珠記?江會》:“金城圍日月,[玉壘]壓[函][秦]。”○[張素]《擬李義山<井絡>》詩:“[玉壘山]前花黯黯,[錦官城]外鼓逢逢。”◆2.即[郁壘]。門神之一。○[郭沫若]《湖心亭》:“廟門是硃紅漆漆的,畫着一對對的彩色的[神荼][玉壘]。”參見“鬱壘”。

營壘(营垒),◆1.軍營周圍的防禦建築物;堡壘。○《六韜?軍略》:“設營壘則有天羅、武落、行馬、蒺藜。”○《宋書?武帝紀》:“冠軍將軍[柳元景]前鋒至[新亭],修建營壘。”○[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議論》:“今宮闕營壘,百司廨舍,率已荒圮。”○[清][魏源]《西師》詩之四:“[黑水]柳環營壘立,雪山梅伴戰場開。”◆2.借指軍隊。○《法苑珠林》卷二一:“[魏]軍屠其營壘,悉欲夷滅。”◆3.構築營壘。○《梁書?裴之橫傳》:“[之橫]營壘未周,而[齊]軍大至,兵盡矢窮,遂於陣沒。”○[金][元好問]《臨淄縣令完顏公神道碑》:“若營壘,若散居,若喬寓託宿,群不逞鬨起而攻之,尋蹤捕影,不遺餘力。”◆4.築巢。○[清][納蘭性德]《浣溪沙》詞之二:“脂粉塘空遍綠苔,掠泥營壘燕相催。”◆5.陣營。○[魯迅]《書信集?致蕭軍蕭紅》:“敵人是不足懼的,最可怕的是自己營壘裏的蛀蟲。”○[瞿秋白]《亂彈?談談<三人行>》:“作者要寫他們的破產和沒有出路,寫農民子弟怎麼樣轉變到革命營壘裏去。”○[陳其通]《萬水千山》第九幕第一場:“要爭取敵人營壘中有愛國之心的人起義。”

遺壘(遗垒),◆故壘。○[元][劉因]《渡白溝》詩:“天教遺壘說向人,凍雨頑雲結淒楚。”○[清][王夫之]《<劉孝尼詩>序》:“余雖羸者,請與[孝尼]狎主齊盟,裹菁茅,搴芳芷,就銅官鑿石之遺壘,以爭長於列國。”

燕壘(燕垒),◆I1.燕子的窩。比喻脆弱的據點。○[宋][姜夔]《聖宋鐃歌吹曲?淮海濁》:“汝胡弗思,與越豨輩;皇威壓之,燕壘自碎。”◆2.喻栖身之所。[郁達夫]《珍珠巴剎小食攤上口占》:“如非燕壘來蛇鼠,忍作投荒萬里行!”◆3.喻指娼館妓院。[清][黃六鴻]《福惠全書?郵政?逐娼妓》:“凡郵騎接遞之所……每有無恥棍豪,多置狎邪門巷,遂作鶯巢燕壘,頓成柳市花街。”◆II指[燕]軍的營壘。○[宋][蘇軾]《雲龍山觀燒得雲字》:“火牛入[燕]壘,燧象奔[吳]軍。”

煙壘(烟垒),◆煙霧中的堡壘。○[唐][李紳]《到宣武三十韻》:“煙壘風調角,秋原雨洗兵。”

校壘(校垒),◆營壘。○《明史?廣西土司傳一?平樂》:“自數經大征後,刊山通道,展為周行,而又增置樓船,繕修校壘。”

無壘(无垒),◆不設營壘。謂太平無事。○《藝文類聚》卷四七引[南朝][梁][庾肩吾]《為武陵王謝拜儀同章》:“今者四郊無壘,天下同文。”

烏壘(乌垒),◆[漢]代[西域]諸國之一。故址在今[新疆][輪台]以東的[小野雲溝]附近。○[唐]時置[烏壘州]於此。○《後漢書?西域傳?莎車》:“乃分[龜茲]為[烏壘國],徙[駟騝]為[烏壘王]。”○[唐][李約]《從軍行》之一:“[烏壘]天西戍,鷹姿塞上川。”○[唐][皮日休]《魯望昨以五百言見貽》詩:“[烏壘]虜亦寫,[雞林]夷爭傳。”

畏壘(畏垒),◆1.山名。◆2.借指鄉野。○[宋][劉克莊]《和季弟韻》之六:“老愛家山安[畏壘],早知世路險[瞿唐]。”○[清][趙翼]《調守廣州》詩:“地偏恰似[仇池]穴,俗厚難忘[畏壘]鄉。”◆3.形容宏大。○[康有為]《<廣藝舟雙楫>序》:“汝負畏壘之材,取桀杙,取檐櫨,安器汝!”

完壘(完垒),◆1.修築營壘。○《新唐書?韋皋傳》:“十三年,復[雟州]。○[吐蕃]怨,完壘造舟,謀擾邊,[皋]輒破卻之。”○《新唐書?時溥傳》:“[溥]分兵固保[石佛山],[師古]攻拔之。自是完壘不戰。”◆2.完整的營壘。○[宋][沈括]《夢溪筆談?雜志二》:“所向州縣,開門延納,傳檄所至,無復完壘。”

屯壘(屯垒),◆猶營壘。○《新唐書?裴寂傳》:“[寂]無它才,惟飛檄郡縣,促入屯壘相保贅,焚積聚,人益惴駭思亂。”○[宋][宋祁]《真定述事》詩:“莫嫌屯壘是邊州,試聽山河說上游。”

四郊多壘(四郊多垒),◆1.四郊營壘很多。本指頻繁地受到敵軍侵犯。○《禮記?曲禮上》:“四郊多壘,此卿大夫之辱也。”○[鄭玄]注:“壘,軍壁也。數見侵伐則多壘。”◆2.多用以形容外敵侵迫,國家多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今四郊多壘,宜人人自效,而虛談廢務,浮文妨要,恐非當今所宜。”○《舊唐書?代宗紀》:“四郊多壘,連歲備邊,師旅在外,役費尤廣。”○[魯迅]《華蓋集?犧牲謨》:“如果都像他們似的定要吃飯,在這四郊多壘時候,那裏來這許多飯?”

食壘(食垒),◆見“食罍”。

詩壘(诗垒),◆詩人的陣營。○[金][趙秉文]《送宋飛卿》詩之一:“瘦[李]髯[雷]隔存沒,只愁詩壘不能軍。”○[元][袁桷]《寄上都子貞伯庸繼學三學士》詩:“今歲同行詩壘壯,飛觥擊缽正橫戈。”○[清][龔自珍]《題蘭汀郎中園居三十五韻》:“詩壘挾談兵,文場發武庫。”○《人民日報》1986.3.5:“千年詩壘煥新容,青兕初來態勢雄。”

深壘(深垒),◆築高墻。謂構築牢固的工事以自守。○《左傳?文公十二年》:“[秦]不能久,請深壘固軍以待之。”○[孔穎達]疏:“壘,壁也。軍營所處築土自衛謂之為壘。深者,高也,高其壘以為軍之阻固。”

深溝固壘(深沟固垒),◆猶深溝高壘。○《花月痕》第四二回:“[江]南[江]北一帶官軍,因此得以深溝固壘,臥守一冬。”參見“深溝高壘”。

深溝高壘(深沟高垒),◆深挖溝、高築墻。謂構築牢固的防禦工事。○《韓非子?說林下》:“將軍怒,將深溝高壘;將軍不怒,將懈怠。”○《史記?淮陰侯列傳》:“足下深溝高壘,堅營勿與戰。”○[宋][周煇]《清波別志》卷上:“臣欲以舊將守吾故疆,深溝高壘,示之威信。”

深溝壁壘(深沟壁垒),◆猶深溝高壘。○《漢書?黥布傳》:“[漢王]收諸侯,還守[成皋]、[滎陽],下[蜀][漢]之粟,深溝壁壘,分卒守徼乘塞。”參見“深溝高壘”。

深壁固壘(深壁固垒),◆猶深溝高壘。○《晉書?蔡豹傳》:“宜頓兵所在,深壁固壘,至秋不了,乃進大軍。”參見“深溝高壘”。

少壘(少垒),◆小型城堡,防禦建築。○《新唐書?吐蕃傳上》:“[昱]以[劍南]兵入攻[安戎]城,築二少壘左右之。”

森嚴壁壘(森严壁垒),◆使防禦工事嚴整不可侵犯。比喻防守嚴密。○[毛澤東]《西江月?井岡山》詞:“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

騷壘(骚垒),◆猶詩壇。○[清][錢謙益]《比玉許再和前韻長至日蚤起復書此趣之》之三:“落魄風流迥不群,酒場騷壘自能軍。”

戎壘(戎垒),◆軍營,營壘。○[明][劉基]《次韻和孟伯真感興》:“徒聞鐵甲連戎壘,未睹鉤車跨賊隍。”○[清][顧炎武]《路舍人家見東武四先歷》詩:“屬車乍蒙塵,七[閩]盡戎壘。”○[清][薛福成]《中興敘略上》:“賊因詭道擣我[杭郡],俾我精銳南趨,乘間襲我戎壘。”

鵲壘巢鳩(鹊垒巢鸠),◆同“鵲巢鳩居”。◆[清][李漁]《慎鸞交?賄篾》:“有甚讎,無端暗把機鋒構,硬將人排擠,叫把鵲壘巢鳩。”此指奪取別人的名譽地位。

窮壘(穷垒),◆處境艱危的據點。○[南朝][宋][顏延之]《陽給事誄》:“翳翳窮壘,嗷嗷群悲。”

秦壘(秦垒),◆亦稱“秦長壘”。◆即[秦壁]。○《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趙]軍逐勝,追造[秦壁]”[唐][張守節]正義:“[秦壁]一名[秦壘],今亦名[秦長壘]。”參見“秦壁”。

秦長壘(秦长垒),◆見“秦壘”。

槍壘(枪垒),◆古時用尖竹木所築之壁壘。○[唐][祖詠]《扈從御宿池》詩:“遠樹低槍壘,孤峰入幔城。”○[唐][皎然]《橫吹曲辭?隴頭水》:“碎影搖槍壘,寒聲咽帳軍。”○《新唐書?渾瑊傳》:“次[黃菩原],[瑊]引眾據險,設槍壘自營,遏賊奔突。”

乾打壘(干打垒),◆1.夯土壘墻。一種簡陋的房屋建築方法。○[丁玲]《杜晚香》:“在一間剛蓋好的乾打壘的草房裏安了家。”◆2.指夯土壘墻而蓋成的簡陋房屋。○[李季]《梅園青松?周總理啊,大慶兒女想念你》詩:“[興安嶺]高來[松花江]長,忘不了你在乾打壘土坑上談家常。”

棄壘(弃垒),◆廢棄的壁壘。泛指殘垣斷壁。○[明][高啟]《游城西得艷字》詩:“壞宮茨被垣,棄壘葑漫塹。”

齊壘啼烏(齐垒啼乌),◆《左傳?襄公十八年》:“丙寅晦,[齊]師夜遁。○[師曠]告[晉侯]曰:‘鳥烏之聲樂,[齊]師其遁。’”後因以“齊壘啼烏”為敵軍敗逃的典實。○[唐][賀朝]《從軍行》:“始看[晉]幕飛鵝入,旋聞[齊]壘啼烏聲。”

摩壘(摩垒),◆迫近敵壘。謂挑戰。○《左傳?宣公十二年》:“[許伯]曰:吾聞致師者,御靡旌,摩壘而還。”○[唐][皎然]《酬薛員外誼見戲》詩:“遺弓逢大敵,摩壘怯偏師。”○[宋][黃庭堅]《奉和文潛贈無咎》:“兩公陣堂堂,此事可摩壘。”

臨軍對壘(临军对垒),◆見“臨軍對陣”。

梁壘(梁垒),◆梁上的燕巢。因燕子銜泥為壘,故稱。○《花月痕》第四一回:“燕尋梁壘穿空幙,犬擁金鈴臥落花。”

連壘(连垒),◆猶連營。○《東周列國志》第一○二回:“乃使[衛慶]以[魏]師合[楚]師,築為連壘,以拒[蒙驁]。”

壘石(垒石),◆投擊敵人的巨石。○《漢書?李陵傳》:“單于遮其後,乘隅下壘石,士卒多死,不得行。”○[顏師古]注:“言放石以投人。”○[王先謙]補注:“石重積而下,高若軍壁然,故云壘石。”

壘舍(垒舍),◆猶營房。○《周禮?夏官?量人》:“營軍之壘舍,量其市朝州涂軍社之所里。”○[孫詒讓]正義:“營軍之壘舍者,軍所止之處,則外周匝為壁壘,又於壘中為館舍。○《尉繚子?戰威篇》云‘軍壘成而後捨’是也。”

壘球(垒球),◆1.球類運動項目之一,球場呈直角扇形,四角各設一壘(守方據點)。◆2.壘球運動使用的球,裡面用絲或其他纖維纏成硬團,外面包着軟皮。

壘七追齋(垒七追斋),◆見“壘七修齋”。

壘七修齋(垒七修斋),◆亦作“壘七追齋”。◆指舊時人死後逢七做佛事。○[元][關漢卿]《蝴蝶夢》第四摺:“教我戰篤速忙把孩兒拜,我與你收拾壘七修齋。”○[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一摺:“我這裏自裁劃,也不索壘七波追齋,則那兩件事敢消磨了我這半世的災。”

壘門(垒门),◆軍營的正門。○《六韜?軍用》:“壘門拒守,矛戟小櫓十二具,絞車連弩自副。”○[漢][牟融]《理惑論》:“夫陳俎豆於壘門,建旌旗於朝堂,衣狐裘以當蕤賓,被絺綌以御黃鍾,非不麗也。”○《舊唐書?武宗紀》:“中使授醫,莫睹其朝服,近臣銜命,不入於壘門。”

壘浪(垒浪),◆猶魁梧。○[元][無名氏]《來生債》第四摺:“我見他貌威嚴,身壘浪,霞光現。”

壘塊(垒块),◆謂心中鬱結的不平之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阮籍]胸中壘塊,故須酒澆之。”○[明][李贄]《雜說》:“奪他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壘塊;訴心中之不平,感數奇於千載。”○[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六四章:“不免借古人的酒杯,來澆自己之壘塊;而嬉笑怒罵,便也都成文章。”

壘口(垒口),◆營壘的入口。○《六韜?戰騎》:“敵人暮欲歸舍,三軍恐駭,翼其兩旁,疾擊其後。薄其壘口,使無得入,敵人必敗。”○《宋史?劉子羽傳》:“[金]人已至,距營十數里,[子羽]據胡床坐於壘口。”

壘和(垒和),◆壘門。○[晉][潘岳]《西征賦》:“[周]([周亞夫])受命以忘身,明戎政之果毅。距華蓋於壘和,案乘輿之尊轡。”○[李善]注:“壘,營也;和,軍營之正門也。”

壘城(垒城),◆在大城附近的堡寨。○《梁書?武帝紀上》:“[高祖]發[襄陽]。留弟[偉]守[襄陽]城,總州府事,弟[憺]守壘城。”○《資治通鑒?齊和帝中興元年》載此事,[胡三省]注云:“壘城者,築壘附近大城,猶今堡寨也。”

壘陳(垒陈),◆謂陣營。○[漢][劉向]《說苑?指武》:“壘陳之次,車騎之處,勒兵之勢。”

壘壁陣(垒壁阵),◆見“壘壁陳”。

壘壁陳(垒壁陈),◆星名。屬室宿,共十二星。○《晉書?天文志上》:“壘壁陣十二星,在羽林之垣壘也。”

壘壁(垒壁),◆1.軍營的圍墻或工事。○《墨子?備城門》:“復使卒急為壘壁,以蓋瓦復之。”○《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宋][蘇轍]《臣事策》:“息兵而為營,三軍之士其心在壘壁,而其氣在禦。”◆2.猶城堡。○[宋][葉適]《安集兩淮申省狀》:“[春秋]、[戰國]之時,畫國而守,大為城邑,小為壘壁,百里之國,皆有邊面。”

塊壘(块垒),◆亦作“塊礨”。亦作“塊磊”。◆1.《宋書?五行志五》:“[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十一月己卯朔,日始出,色赤如血,外生牙,塊礨不圓。”○[明][梁辰魚]《浣紗記?效顰》:“[丑]姐姐休要取笑。你再看[西施]妹子,眉梁間有些塊壘,覺道一發俊俏。我如今眉梁間像是也有些塊壘,你看我比着他的如何?”[清][薛福成]《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七年正月初六》:“最後移鏡窺月,大於尋常所見者約數十倍。光所映處,紋如冰裂,分出無數塊壘,西人謂皆月面上山影也。”◆2.比喻胸中鬱結的愁悶或氣憤。○[宋][劉弇]《莆田雜詩》之十六:“賴足樽中物,時將塊磊澆。”○[清][蒲松齡]《聊齋志异?仙人島》:“一身剩有鬚眉在,小飲能令塊壘消。”○[冰心]《寄小讀者》二七:“在我熱情忠實的小朋友面前,略消了我的胸中塊壘之後,我願報告小朋友一個大家歡喜的消息。”參見“壘塊”。

軍壘(军垒),◆軍營周圍的防守工事。○《國語?吳語》:“今大國越錄,而造於弊邑之軍壘。”○《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軍壘成,[秦]人聞之,悉甲而至。”○[唐][杜甫]《雨過蘇端》詩:“妻拏隔軍壘,撥棄不擬道。”

舊壘(旧垒),◆1.舊的堡壘、營壘。○[唐][劉長卿]《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詩:“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舊唐書?元載傳》:“[原州]當西塞之口,接[隴山]之固,草肥水甘,舊壘存焉。”◆2.比喻舊的社會、舊的陣營。○[魯迅]《墳?寫在<墳>後面》:“又因為從舊壘中來,情形看得較為分明,反戈一擊,易制強敵的死命。”

九壘(九垒),◆1.層層的營壘。○《晉書?苟晞傳》:“[晞]陷其九壘,遂定[鄴]而還。”◆2.指九野或九野之神。○[前蜀][杜光庭]《羅天醮眾神詞》:“修黃籙寶齋,設羅天大醮,下窮九壘,上極三清。”○《西游記》第五回:“蟠桃勝會請的還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眾;中八洞玉皇、九壘、海岳神仙;下八洞幽明教主、注世地仙。”

街壘(街垒),◆在街道或建築物間的空地上用磚、石、車輛、土囊等堆成的障礙物,用以阻擋敵方前進並依托其進行射擊。○[馮驥才][李定興]《義和拳》第十二章三:“這道街壘比起前面一道要小一些,中間是一扇木柵欄門,兩旁堆壘的沙袋子也較矮些,伏着一些洋兵。”

郊壘(郊垒),◆《禮記?曲禮上》:“四郊多壘,此卿大夫之辱也。”○[鄭玄]注:“壘,壘壁也。”後即以“郊壘”指構築於郊外的防敵營壘。○《晉書?阮孚傳》:“帝謂曰:‘卿既統軍府,郊壘多事,宜節飲也。’”[明][唐順之]《提督軍務兼巡撫鳳陽等處地方都察院右僉都謝表》:“敢謂過家門而忘入,徒然對郊壘以多慚。”

疆壘(疆垒),◆1.邊疆上的堡壘。指邊防。○《北齊書?文襄帝紀》:“僕立當世之功,君卒父禰之業,各保疆壘,聽享歲時,百姓乂寧,四人安堵。”◆2.指由宗派之見結成的營壘。○[清][王夫之]《薑齋詩話》卷二:“繼以[李][杜]代興……未嘗黨同伐異,畫疆墨守。沿及[宋]人,始爭疆壘。”

堅壘(坚垒),◆1.堅固的營壘。○《三國志?魏志?武帝紀》:“渡[渭]為堅壘,虜至不出,所以驕之也。”◆2.固守營壘。○《三國志?魏志?于禁傳》:“將軍在亂能整,討暴堅壘,有不可動之節。”○《三國志?魏志?王基傳》:“時大軍在[項],以賊兵精,詔[基]歛軍堅壘。”

積壘(积垒),◆堆砌。

故壘(故垒),◆古代的堡壘;舊堡壘。○《晉書?李矩傳》:“[劉聰]遣從弟[暢]步騎三萬討[矩],屯於[韓王]故壘。”○[唐][劉禹錫]《西塞山懷古》詩:“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清][方文]《贈馬嘉甫》詩:“故壘那能巢玉燕,明珠猶自握靈蛇。”○[梁啟超]《過渡時代論?過渡時代之中國》:“其一老朽者流,死守故壘,為過渡之大敵。”

固壘(固垒),◆加固營壘。指堅守。○《左傳?成公十六年》:“[楚]師輕窕,固壘而待之,三日必退。”○《晉書?姚泓載記》:“[田子]等進及[青泥],[姚紹]方陣而前,以距[道濟]。○[道濟]固壘不戰。”

古壘(古垒),◆古代留下的壁壘。○[宋][陸游]《漢宮春》詞:“羽箭雕弓,憶呼鷹古壘,截虎平川。”○[元][段克己]《雲中暮雨》詩:“古壘雲藏一徑微,河山依舊昔人非。”

孤壘(孤垒),◆孤立的堡寨。○[宋][陸游]《自興元赴官成都》詩:“[梁州]在何處,飛蓬起孤壘。”○[宋][王禹偁]《賀收復益州表》:“暫出偏師,果平孤壘。”○[宋][柳永]《竹馬子》詞:“登孤壘荒涼,危亭曠望,靜臨煙渚。”

溝壘(沟垒),◆戰壕與堡壘。○《管子?制分》:“故善用兵者,無溝壘而有耳目。”○[宋][秦觀]《奇兵》:“嚴溝壘,盛輜重,傳檄而出,計里而行,剋期而戰,此兵之正也。”○[明][袁宗道]《送劉都諫謫遼陽》詩:“勉矣立功名,身為國溝壘。”

高壘深溝(高垒深沟),◆謂築起高的壁壘,掘下深的壕溝,用以固守。○《孫子?虛實》:“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三國志?蜀志?法正傳》:“高壘深溝,靜以待之。”

高壘(高垒),◆1.築起高大的壁壘。○[唐][杜甫]《秦州見敕目薛三璩授司議郎畢四曜除監察與二子有故遠喜遷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韻》:“雜種雖高壘,長驅甚建瓴。”○《三國演義》第一回:“[左豐]挾恨,回奏朝廷,說我高壘不戰,惰慢軍心。”◆2.高大的壁壘。○[清][王省山]《秣陵紀事》詩:“沿[江]數十里,連營高壘砌。”

負壘(负垒),◆謂背負盛土的籠子。○《商君書?兵守》:“壯男之軍,使盛食,厲兵,陳而待敵。壯女之軍,使盛食,負壘,陳而待令。”○[高亨]注:“負,背在背上。壘當讀為虆,《孟子?滕文公上》:‘虆梩而掩之。’[劉熙]注:‘虆,盛土籠也。’壯女背着籠子,以便作防御工事。”

墳壘(坟垒),◆墳墓。○[唐][元稹]《贈左散騎常侍薛公神道碑》:“前年孟亡,今年仲死,撫視遺孤,瞻望墳壘。”○[清][蒲松齡]《聊齋志异?趙城虎》:“墳壘方成,虎驟奔來,賓客盡逃。”

犯壘(犯垒),◆即犯塞。○[唐][牛僧孺]《玄怪錄?岑順》:“今敵國犯壘,側席委賢,欽味芳聲,願執旌鉞。”詳“犯塞”。

多壘(多垒),◆營壘眾多。喻寇亂頻繁。○《禮記?曲禮上》:“四郊多壘,此卿大夫之辱也。”○[孔穎達]疏:“寇戎充斥,數戰郊坰,故多軍壘。”○[宋][王禹偁]《平陽公主贊序》:“人心大歸,兵勢大振,卒見削平多壘,底定京師。”○[宋][王禹偁]《擬長孫無忌讓代襲刺史表》:“至于平定兩京,並因英武,蕩除多壘,皆是睿謀。”○[明][文徵明]《南樓》詩:“敢言多壘非吾恥,空復崩天負[杞]憂。”

對壘(对垒),◆1.兩軍相持;交戰。○《晉書?宣帝紀》:“﹝[諸葛亮]﹞數挑戰,帝不出……與之對壘百餘日。”○《續資治通鑒?宋理宗紹定二年》:“今北軍之來,三年於茲,行省統軍馬二三十萬,未嘗對壘。”◆2.泛指雙方競爭;相匹敵。○[元][劉壎]《隱居通議?詩歌一》:“[山谷]翁作[司馬文正公]輓詞,[後山]作[南豐]先生輓詞,[水心]作[高孝]兩朝輓詞,皆超軼絕塵,誠可對壘。”○[明][康海]《鬥鵪鶉?春游南山》詞:“勝日尋芳,詞人對壘。”○[明][胡應麟]《詩藪?古體下》:“[衛萬]《吳宮怨》……高華響亮,可與[王勃]《滕王閣》詩對壘。”

敵壘(敌垒),◆敵人的營壘。○《六韜?壘虛》:“[武王]問[太公]曰:‘何以知敵壘之虛實,自來自去?’”

愁壘(愁垒),◆猶愁城。○[清][錢謙益]《十一月初六日召對文華殿旋奉嚴旨革職待罪感恩述事》詩之二十:“酒兵勝後消愁壘,禪鎧堅時折慢幢。”

城壘(城垒),◆城池營壘。○[漢][桓寬]《鹽鐵論?繇役》:“自古明王不能無征伐而服不義,不能無城壘而禦強暴也。”○[前蜀][韋莊]《過內黃縣》詩:“雲中粉堞新城壘,店後荒郊舊戰場。”○[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异三?煞風景》:“目擊煞風景者四事……一[金山]築城壘。”

邊壘(边垒),◆邊境上的壁壘。○《宋書?王僧達傳》:“脫以神州暫擾,[中夏]兵飢,容或遊魂塞內,重窺邊壘。”○[宋][陶弼]《兵器》詩:“倉惶築邊壘,未戰力先瘁。”○[元][姚燧]《武昌路學記》:“[宋]人二百年間,峙糗鍛兵,岌為邊壘。”

壁壘森嚴(壁垒森严),◆1.防禦工事堅固;戒備嚴密。如:儘管敵營壁壘森嚴,我小分隊仍能出入自如。◆2.比喻界限極其分明。

壁壘(壁垒),◆1.軍營的圍墻。作為進攻或退守的工事。○《六韜?王翼》:“修溝塹,治壁壘,以備守禦。”○《史記?黥布列傳》:“深溝壁壘,分卒守徼乘塞。”○《新唐書?叛臣傳上?李懷光》:“明日,[李晟]會[陳濤斜],壁壘未具,賊大至。”○[李光]《河山四律》:“將帥凋零鼙鼓動,四郊壁壘九邊烽。”◆2.借指戰事。○[明][卓爾堪]《招寶山》詩:“幾年無壁壘,估客漸停橈。”◆3.陣容;陣營。○《明史?王竑傳》:“[竑]至,簡士馬,繕阨塞,劾將帥不職者,壁壘一新。”徐特立《抗戰五個年頭中的教育》:“我們在思想方面樹立了堅強的壁壘,首先糾正一切不利於團結抗戰的思想,即反統一戰線和反勞動人民的思想。”◆4.比喻事物間的對立和界限。○[姚華]《論文後編?源流第一》:“訖乎[漢]世,作者彌盛,文筆界畫,壁壘相望。”○[朱光潛]《藝文雜談?文學的趣味》:“‘桐城派’古文和‘陽湖派’古文,彼此中間都樹有很森嚴的壁壘。”

被壘(被垒),◆堆疊起的被子。○[孫犁]《白洋淀紀事?村歌上篇》:“吃過飯,[李三]擦擦他那連鬢鬍子的嘴,往後一退,靠在被壘上抽煙。”

保壘(保垒),◆即堡壘。軍事上防守用的堅固建築物。○[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獻四?壯節王公傳》:“公下令所部,嚴保壘,修戰備,竭力討賊,屢戰有功。”

罷壘(罢垒),◆停止構築壁壘。猶休戰。○《太平廣記》卷二三九引[唐][胡璩]《譚賓錄?陳少游》:“[濠]、[舒]、[廬]等州,已令罷壘。韜戈捲甲,佇候指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iumingzi.com/9213.html